网誌

我们对获得最大控制的强迫倾向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前来找我,并告诉我她因为错过了一个着名会议发表演讲的机会而感到极度悲伤。多年以来,她在事业上奋力获取成就,更特别关注所有国际会议的日程安排。她表示,她不想错过任何在世界各地举行的会议,以免失去展示她的工作的机会。每当能够出席国际会议,她都会费尽心思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撰写和发布有关的帖文。在数个月前,她在众多同事当中第一个知道在北欧将会举办一场着名的国际会议,于是马上报名参加并精心为此作好准备。然而,由于一些无法预测的情况。她无法按照计划参加会议。她因此感到非常沮丧,认为自己输掉了比赛。当我问她参加了什么比赛时,她意识到实际上没有人和她进行竞争。为什么我的求助人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如此沉迷于这类型的活动?

从表面来看,追求成就是没有坏处的。但是,上述提到的求助人似乎沉迷于获得这些满足和成就。结果,她出现强迫倾向,花费很多时间关注所有会议日程,以及寻求在这些会议上演讲的机会,她认为这有助于获得最大的控制权。她亦觉得如果自己能够成为所有着名会议中的演讲代表,就等于胜出了比赛。另一边厢,如果她意识到自己这种沉迷促使她感到沮丧,试图极力压抑这些行为,她又有机会因为没有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感到空虚或悲伤。
事实上,找到中间的立场很重要。对我这位求助人来说,当她意识到自己最近将会错过一次在着名会议上演讲的机会时,可以识别自己脑海内的想法和感受。她可能会感到沮丧,以及相信自己「这次输掉了比赛」。当治疗的过程反映到事实上没有人与她竞争后,她可以承认这些情绪和想法只是对「希望发生另一种结果」而产生。也就是说,她希望获得能够参与这个会议的成果。这是一种我们对自己慾望所培养的静观觉察,觉察到自己当下的情绪和念头。
我们需要明白拥有慾望并无对错之分。然而,如果我们过于沉迷并试图以对满足慾望获得最大控制权,就有机会感到痛苦和沮丧。对我的求助人来说,她需要学习拥抱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明白自己无法对一切事情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考虑到这一点,每当她因为无法满足自己的慾望而感到沮丧时,就可以尝试先注意它,然后让它自行消失。对她而言,专注于事业和生活的不同方面更为有益,例如是持续进修和培养兴趣。 这样,她在满足自己的慾望方面就会变得更加灵活,而非只沉迷于获得绝对的控制权。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与童年创伤有关潜在的逃避机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于难以忍受与他人联系所带来的情绪,因此在不自觉下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场合。除此之外,他还有酗酒的习惯,希望透过酒精来摆脱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焦虑。事实上,他的父亲在他童年时期经常虐待他,常常因为一些琐碎的事而责骂他,甚至对他作出体罚。在整个童年时期,他学会了建立一种应对机制,就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尽力逃避父亲和任何有机会被虐待的情况。另外,他还学会了逃避任何可能触发与他童年虐待相关情绪的场合,例如受到负面评价和批评的情况。其中一个例子是当他曾经被一位同事欺凌后,他会因为担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创伤经历的记忆影响,不愿意出席任何公司团队的聚会。

为什么我们在童年时期所发展的核心信念如此顽固?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当发现没有人注意自己或朋友没有邀请她出席聚会时,便会确信自己没有人爱和没有价值,她亦因此而常常感到沮丧。她在生活上倾向执着于一些次要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会引发起她各种负面的想法,例如别人都不喜欢她或孤立她等。譬如,当她的同事告诉她他们有自己的午餐聚会时,她便会认为自己被孤立,甚至认为对方是刻意排斥自己。此外,当她的朋友要求她为自己做事时,即使她内心深处不想这样做,但是她仍然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取悦他们。事实上,她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朋友的尊重、爱护和关心,以至于很难向他人说「不」。另一方面,她低估了自己在生活中那些应该别人珍惜的正向特质和强项。为什么她对自己不配被爱和没有价值的核心信念如此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