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们对愉悦感觉的「瘾」

不论是社交媒体还是美味的甜点,我们都可能会从不同的渠道渴望获得更多愉悦的感觉。当我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贴文和照片时,或许会更频繁地检查我们的帐户,看看能够从朋友中获得多少「反应」。当我们打开一包薯片时,可能会忍不到把整包吃掉。事实上,以上提及的两个例子或其他类似的情况下,我们都会体验到愉悦的感觉。有时候,这些感觉并不明显,以至于我们可能未能觉察它们。如果我们多加留意自己的行为,或者会发现自己倾向于作出更多相同的行为,从而获得更多愉悦的感觉。例如,当朋友对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给予「反应」会引发我们的愉悦感,我们可能会自动化地增加查看社交媒体帐户的次数,这种自动导航与我们对得到更多愉悦感的本能渴望有关。

从表面来看,通过增加某些行为来获得愉悦感似乎对我们的福祉带来益处。譬如,从社交媒体平台中获得很多正面的「反应」的感觉很好。因此,我们渴望发布有趣的贴文来吸引他人作出更多的回应。如果适度并谨慎地行事,这是一个健康和适当的方法来寻求认可。然而,如果我们缺乏对自己渴望愉悦感觉的觉察,最终可能会发展至成瘾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觉察到自己的渴望呢?透过练习静观,我们可以学习增强对自己的情绪的觉察。这样,我们可能更容易注意到自己不愉悦的感觉。举例来说,当我们不小心触碰到一个正烧红的锅子并感到疼痛时,会马上缩开以免经历更多的痛楚。在这个自动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痛苦而感到不适。当觉察到自己正经历愉悦的体验时,我们可能需要学习对自己渴望这些感受的倾向培养更多的意识。 也就是说,在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任何愉悦的感觉时,我们可以注意它们并承认它们的存在,但不对它们作出反应。例如,当我们享用一包薯片时,可以尝试把注意力放到自己对品嚐薯片所带来的愉悦感的渴望上。透过注意并承认自己渴望从包装中拿取更多薯片,我们就可以先停下来,并再选择是否继续吃更多。
有时候,由于受到自动化的影响,我们很难注意到自己的渴望及其相关在内心所产生的愉悦感。透过定期进行静观练习,我们可以更耐心地提高对关注这些不显眼的感受的能力。愉悦感对我们来说固然重要,体验到某种程度的快乐并没有坏处。这是一个在享受这些愉悦的感觉和过度渴望它们之间寻求平衡的问题。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在社交场合越控制越焦虑

随着因疫情的社交距离限制措施逐步放宽,人们倾向在十二月享受更多的社交聚会和派对,很多我的求助人都对圣诞节和新年期间收到不少聚会邀请而感到焦虑。对于我那些患有社交焦虑症的求助人而言,由于在过去三年没有参与太多的社交活动,现在很大机会因需要再次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交聚会和派对而引发焦虑。部分我的求助人认为他们需要在朋友或熟人面前表现得非常机智和聪明,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他们非常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中受到他人负面的评价。鑑于担心于聚会或派对上暴露自己的焦虑,他们希望学习有用的实际策略来控制它们。他们倾向相信如果朋友或熟人注意到他们的不安和焦虑就会就此作出批评或耻笑他们,甚至最终会被对方抛弃。然而,当一个人倾向在社交场合中比他人更容易感到焦虑,他或她真的能够控制自己的焦虑吗?

培养内心的平静,减少在面对他人负面特质时所产生的纷扰

对我来说,我的一些求助人真的非常友善。但是,他们在职场上经常受办公室政治问题所困扰。尽管他们当中部分人已经擅于注意到人际关系中的红旗,以及觉察到有些同事可能想在某些事件中尝试操纵他人,他们仍然会因为不得不与这些人共事而感到非常讨厌和不适。他们可能每天都反复思考与这些同事一同工作有机会面临什么的负面影响和伤害,甚至希望想尽办法来避免有任何交集。结果,他们可能因为过度回避而失去不少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为什么我的求助人感到如此懊恼?当他们在职场上遇上喜欢操控别人的人时,如何培养内心的平静?

使用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健康界限

部份调查指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约为三个小时。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任何地方下都会滑手机,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餐厅、诊所或购物中心等。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关注或追踪我们所认识的人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我们一方面希望借此与这些人建立联系,因为我们或许无法经常与他们碰面。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不想看到某些与我们连络人有关的东西。譬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的同事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政治评论,使他感到烦扰。然而,他并不想取消关注这位同事,因为他担心被对方发现后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