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二)

我于上星期的网志中讲及当一个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便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重复经历恐惧。在这种情况下,那人未能阻止大脑的神经系统不断地提醒他有威胁的警报。到底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导致大脑的警报系统过度敏感,并不断发出虚假警报呢?

要解释这一点,就让我先介绍三个特定的大脑区,就是杏仁核、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杏仁核是边缘系统的其中一部分,负责管理我们的情绪反应。当我们受到威胁或感到危险时,杏仁核会作出迅速的反应,启动了战斗或逃跑反应。而海马体就是记忆的中枢,记录事件的时间顺序,并通知理性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就是理性的大脑,帮助我们理解事件后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当一个人发展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时,在这三个大脑区域中的连系会受影响甚至中断。正如我在上一篇网志提到,当一个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即使他知道当下没有威胁或危机,但仍然会持续释放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背后的原因是杏仁核不断地发出虚假警报。

如果在这个时候,海马体能够介入并通知和前额叶皮层创伤事件已经完结了,那么理性的大脑可以抑制杏仁核的反应并使身体恢复平衡。而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海马体衰竭?当一个人的压力水平很高时,所释放的压力激素会使海马体失去功能。结果,事件的时间顺序未得到被准确地记录,因此理性的大脑永远不会收到创伤已经结束的讯息。正因杏仁核不受前额叶皮层的抑制,导致激素持续释放,通知作出战斗或逃跑反应。

事实上,创伤后压力症的病征是有关大脑内的机制的瓦解而非患者的个人弱点。基于这样,我们可以更为同情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患者。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无助与希望之间的角力

在最近几个星期,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数字急剧上升。很多人可能认识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检疫测试结果、接受强制检疫或家居隔离、甚至已被确诊感染的人士。即使没有这些经历,面对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许感到强烈的无助感。例如,我们可能会时常担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点遇到隐形带菌者。而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强制检疫的人士,他们也难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视。

述情障碍及身心症状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时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没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长期痛症。透过全面的临床面谈,我发现很多这类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是指难以识别和描述个人的情绪,及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各种情绪。促成这种性格结构的发展有多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和创伤等等。

两种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有关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不同类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动、成就或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获得「讚好」或正面的评价。对于一些普通的用户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没有问题。当一个用户透过社交媒体来创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与朋友建立正面的联系和从他人身上获得正向的反馈,有助加强一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明白自己并不是比他人优秀,亦能够感知现实来看待自己。然而。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布与自己相关的资讯,在获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评价后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这样的情况便令人担忧。在佛教心理学中,这可能与一个人抓住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比他人优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