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当我们被困在现时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变时,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会上,经常都会听到自己的朋友诉说工作十分无聊,但却不愿意承受辞职带来的风险。疫情大流行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增加了人们担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结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现时的日常工作,仍然会宁愿继续留在现时的岗位,避免作出转变。任职超级市场的收银员或是客户服务中心的接线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们有机会好好享受工作吗?当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复地执行相近的任务时(例如外科医生每天都要做手术或是音乐家在常规表演中演奏乐器),如何能够避免工作倦怠?

与其在职业生涯中作出重大的改变来避免感到无聊和工作倦怠,我们可以尝试寻找方法令自己更加投入于日常工作中。根据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mihalyi所说,当我们全心全意进行某项活动或是工作时,便能够体现心流(flow),从而提升生活中的幸福感。当体验心流时,我们会十分享受当中的经历,即使可能需要花费不少成本,亦会选择继续进行活动。事实上,心流是世界性的,不同性别、国籍、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都可以体验心流。

要在日常工作中要体验心流,我们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以外科医生的工作为例,他在手术中协助患者切除肿瘤是一个清晰的目标,以及从观察患者病情时获得即使反馈,两者都是对于能否促成心流的重要因素。经历心流时,任务的挑战水平应该要与参与者的能力相对。也就是说,外科医生进行手术的能力需要与手术所需的技术充分平衡。因此,人会在进行任务时获得控制感,因为任务似乎毫不费力,参与者会比较放松。

当体验心流时,我们会好像忘记时间在流动。其中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外科医生进行手术,经历长达数小时的手术对他来说时光飞逝。参与者全神贯注地完成任务,而他的行为和意识是融合的,所以他在进行任务时不会有意识地不断思索。具有这些条件下,进行任务时体验心流是富有奖励性的。

透过订立明确的目标、集中注意力和在任务的挑战水平与能力之间取得平衡,即使从事十分有规律工作的人(例如工厂工人),也能够体验心流。如果我们想获得心流的经验,便需要在进行任务期间远离有机会令我们分心或受到干扰的东西,如手提电话。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全神贯注,才能体验心流。 此外,如果我们发现手头上的任务的挑战水平对自己来说太低的话,就需要增加挑战,以便在自身能力与任务所需的技能中取得平衡。 相反,如果挑战对我们来说太困难,我们有机会感到焦虑和压力。 当我们的能力与任务的挑战水平不匹配时,我们不太可能会体验心流。

即使我们在事业上不作出重大的转变,我们仍然可以享受日常工作和提升幸福感。只要好好记着以上体验心流的条件,我们除了可以避免工作倦怠,还可以达致更高的工作满意度。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觉察与自我有关的成瘾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拥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体帐户,并会不时发怖与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会或重要纪念日有关的帖文。当我们获得别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评论时,我们会有满足的感觉。事实上,这些「讚好」和正面的评论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并释放多巴胺,令我们有愉悦感。我们会不断地检查手机应用程序弹出红色圆圈的讯息提示,由于这是奖励性的经验,因此我们会更频繁地发怖帖文,却忽略了自己实际上是渴望大脑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来寻求兴奋的感觉。

13 周年的反思——无止境的蜕变

当我回顾自己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二十年的历程,我发现自己在进行心理治疗的道路和方式不断地发展成长。今天是我私人执业的十三周年,回望过去,这趟旅程充满各种的挑战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数千位求助人身上学到不少有关人生的种种,他们让我学会谦卑和灵活性。正正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亦逐渐了解到心理治疗的确揉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元素。我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一方面是受专业培训后以科学实证为基础来为他人进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基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我需要学习心理治疗的艺术,就是以灵活和具创造性的方式来进行。事实上,没有单一类型的心理治疗能够满足每个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心理治疗中,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合所有人,因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