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如何在第五波疫情下与他人保持紧密的联系?

鑑于第五波疫情的恶化,越来越多人留在家中工作和学习以保持社交距离。因应各种限制社交距离的措施,我们不太可能会与家人或朋友见面和聚会。尽管透过视讯通话或传送简讯与挚亲联系非常方便,但是很多人可能会发现彼此的连系是有所不同的。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在家工作的安排下,整天都与很多同事和客户进行线上会议,但是他仍然感到非常孤单。他形容自己虽然可以以先进的科技透过社交媒体、简讯或视讯通话与人交流,但是独自呆在家中没有与他人作出真正面对面的交谈,这种依赖电讯科技的沟通好像被限制于地底的防空洞中与他人联络一样。为什么即使能够与他人透过网路交流,他仍然感到如此孤独?当我们需要留在家中保持社交距离或进行隔离时,如何透过线上的渠道来改善与他人的联系?

毫无疑问,面对面的交流比起线上的交流更让人感受到紧密的联系。可是,我们也有可能无法从面对面的聚会中感受到与人的连系。其中一个能够促成我们与他人联系的感觉的因素是在对话中双方之间互相协调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在交谈中与他人协调,便会觉察到自己的身心状态,同时亦能觉察对方的身心状态。这种协调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当下的状态时,并能同时留意到对方在言语、非言语、情感和节奏当中的表达。能够在对话中与他人互相协调需要透过静观、临在、移情倾听和认知上的理解,综合以上的元素就如交响乐一样,让我们能够在对话中与对方保持同步。

当我们尝试在对话的过程中专注于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环境时,可以在与对方的联系培养协调性。由于在传送简讯和电子邮件、通电话或进行视讯通话限制了我们与对方的身心状态互相调节,所以在培养协调会变得更加困难和效果欠佳。事实上,我们可能在透过传送简讯或电子邮件时,常常出现误解对方的情况。在与家人、朋友和同事通电话或进行视讯会面时,我们仍然可以有限度地透过外部线索来尝试觉察对方的情绪状态和想法。

例如,当我们的朋友在视像会面时告知他或她因疫情相关的经济不景气而面临被解僱的危机时,我们可以尝试感受他或她的焦虑。当我们与这位朋友交谈时,可能会留意到他或她的语气、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这种互动中,我们也有机会感到焦虑,担心自己在疫情大流行下的就业状况。事实上,有如此的经历也是完全正常的,因为我们可能会在对话中保持对自己的情绪状态的觉察。如果我们能够在倾听朋友的同时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便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透过这种方式,尽管我们与朋友谈论的话题能够引起双方的焦虑,但是仍然可以与对方保持联系。

当我们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互相协调时,便会感到彼此之间的连结更为紧密。这种协调正正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愉快和充实。透过培养静观和移情倾听,我们仍然可以在保持社交距离或进行隔离期间与他人在通电话和进行视讯通话来保持协调和建立联系。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第五波疫情过后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再次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建立联系。就让我们于这个时期练习「协调」,在不久的将来更能享受与他人同步的乐趣。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人类有哪些「基本情绪」?为何这些情绪对我们十分重要?

当我们驾驶时,如果对面行车线的司机突然切入并险些撞车,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恐惧。在那短短的几秒,我们惊恐的情绪令我们作出自动反应,立刻扭动軚盘躲避以免意外发生。这种自动反应是与杏仁核活化有关,甚至在我们有意识地评估眼前的状况之前已对于威胁作出了反应。这是一个具有原始进化的的重要生存机制。恐惧是一种主要的适应性情绪,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静观对话中的开放性和同理心

作为一间商店的常客,我在购物经验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售货员。在这个星期,我到了这间店舖打算购买那件想买一段时间的商品。可是,当我一进店时,其中一位售货员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销一件我没有打算购买的东西。她不断地告诉我那件商品的好处,以及店舖现时举行的促销活动。她一直不停地说话,我过了一段时间才终于有机会告诉她我打算买什么。然而,她仍然锲而不舍地向我推销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并没有向我推荐我想购买的那件商品。最后,由于我与售货员之间缺乏联系,在没有足够的资讯和信心下,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购买。这就是在与他人对话时缺乏静观觉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