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如何从抑郁中的反刍思考中走出来并作出行动?

当亲密的人正在经历抑郁情绪时,很多人都会觉得他们难以要求对方停止反复思考。很常见的是,一个感到抑郁的人无论如何努力,他或她都无法摆脱那些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无助的想法。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患上抑郁症,在被上司解僱后,他不停重复思考他人对他的评价。此外,他的抑郁亦令他疏远了家人和朋友。结果,他没有渠道分享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机会对他的想法进行有效的客观评价。他认为自己被困于当前的生活中,拒绝从事任何有意义的活动。另外,他缺乏动力寻找新的工作,并因为失业而觉得自己前路茫茫。事实上,他对于持续反复思考自身不足和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等主观想法而苦恼。尽管他知道这些思想只会带来负面效果,但是他仍然无法阻止自己这样做。他感到非常迷失或对生活失去掌控感。为什么患上抑郁症的人无法阻止自己反复思考?

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他们难以控制自己反复思考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视此为一种具功能性的回避,以便能够回避经历逆境。例如,上述我的那位求助人沉迷于反思自己的不足,就能够一直拖延作出行动寻找新的工作。这样,他可以避免在求职过程中经历有可能出现的失败,以及无需承担被其他僱主视为庸碌无能的风险。实际上,这可能亦减轻了他担心自己在求职面试时被羞辱或因找不到另一份工作而经历失败的痛苦。基于反刍思考具备这种功能的可能性,他的抑郁情绪不但加剧,更让他陷入更多的反复思考中。

当人们情绪低落时,他们的反复思考有机会导致他们出现社交退缩的情况,拒绝或逃避出席社交活动。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封闭,让他或她以消极的方式思考生活各个方面,并加重抑郁症的程度。除此之外,反刍思考可能会限制人们接触那些与自己思想互相矛盾的讯息,使他们难以否定自己的消极信念及获得新的学习机会。譬如,我的那位求助人因为这些反复的思想而感到被困,认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没有人会愿意僱用他。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没有与任何家人或朋友讨论这件事情。他的社交退缩让他无法尝试在这件事情上接收其他观点。同时,他不曾参加求职面试,就难以从中学习如何改善自己的面试技巧或其他技能,继而进一步限制找到另一份好工作的机会。

事实上,抑郁症患者的反复思考令他们无法正视他们实际的问题,导致未能运用有效的实际策略来解决它。这种避免面对实际问题的方式让人只是关注自己的思想和内在状态。渐渐地,由于没有正视问题并寻求实际的解决方法,以及拒绝从事更积极的活动,持续的抑郁情绪自相矛盾地「证明」一个人是不足和没有价值的。

透过进行合适的心理治疗,抑郁症患者能够减少或停止进行反复思考。当一个经抑郁的人能够以具建设性的行为代替反刍思考时,他或她将更有机会正视自己的实际问题并投入于新的学习中。以上述的例子来说,我的求助人因此而开始寻找新的工作并进行不少工作面试。经过多番的尝试和努力,他逐渐掌握了更多表达自我和与人沟通技巧。最终,他找到了一份适合的工作,开发了事业发展的新一页。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如何在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响下努力地回复正常的生活,由于香港的受感染个案减少,不少人都恢复过去喜欢从事的活动,譬如健身活动和瑜伽课程等等,并开始筹备实体的社交聚会。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例如失业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扰。结果,这些人可能无法恢复以往喜欢的某些活动,他们如何在当前的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们的朋友很少主动找他们聊天或聚会,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联系他们,往往都是打算寻求帮助或支援才会联络自己。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并不重要,像俗语所说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朋友没有把自己放在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个重视网路通讯的时代,人们是否会倾向疏远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联系别人?抑或是我那些经常被朋友忽视的求助人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