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偏见与歧视的一种解药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偏见和歧视,很多人都因自己的种族、性别、政治取向、社会阶级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遭受某种偏见或歧视。在心理学的角度,偏见或歧视有可能是由于一个人投射了自己无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质到他人身上。那些对别人有偏见或是歧视别人的人,会由于投射了自己的负面特质而对被歧视者作出相应的行为;而遭受偏见或歧视的人有机会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作出具有那些负面特质的行为。例如,一个传统的中国岳父会把他的媳妇视为家中的下等人,而媳妇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认为自己相比其他家庭成员次等,变得非常服从和事事迁就家人。

为什么有些人会更加容易歧视他人或对他人产生偏见?其中一个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与他的童年时期的创伤有关,导致自我意识水平较低。要建立稳定和紮根的自我意识,就需要在童年时期与主要照顾者建立牢固的依附关系。处于安全依附关系中的孩子能够从主要照顾者的反应和反馈中看到自己。同时,孩子在与主要照顾者所建立的关系中学懂了在关系中理解他人的思想。遭受过童年时期创伤的人可能无法与主要照顾者建立良好的依附关系,无法拥有充分的自我意识,亦未能与他人保持健康良好的关系。这样,他或她也有机会难以理解别人的思想或接受他人的观点。

如果没有健康的自我意识,一个人可能无法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来看待自己。他或她有机会不能接受自己的负面特质,并把这些特质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例如,性别偏见或歧视很有可能是一个人无法忍受自己的负面特质投射到另一个性别的人身上。事实上,如果在童年时期未能与主要照顾者发展紧密的依附关系,他成年后就可能无法理解他人的思维有机会与自己的思维不同。结果,这个人有可能会视自己推测对方的意图和想法为事实,不能意识到对方的观点、意图或是想法是可能与自己所想的有所分别的。

要帮助一个倾向把自己无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质投射于他人身上的人,其中一个方法是让这个人体验牢固的依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他或她的观点会被理解,并且了解自己正面和负面的特质,逐渐全面地看待自己,便能够发展出更健康的自我意识时和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他或她渐渐地可以认识、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观点、意图和想法会与自己不同。结果,他或她便不会再无法忍受或接受自己的某些特质,而且还可以视这些特质属于自己,不会再投射到他人身上,防止偏见和歧视。

当我们的情感被触发时,有机会感到愤怒并以投射来歧视他人或是对别人有偏见。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自我意识及学习了解别人的观点,才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这样,我们便可以看到自己和别人在整体上都具有正面和负面的特质。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当我们被困在现时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变时,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会上,经常都会听到自己的朋友诉说工作十分无聊,但却不愿意承受辞职带来的风险。疫情大流行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增加了人们担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结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现时的日常工作,仍然会宁愿继续留在现时的岗位,避免作出转变。任职超级市场的收银员或是客户服务中心的接线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们有机会好好享受工作吗?当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复地执行相近的任务时(例如外科医生每天都要做手术或是音乐家在常规表演中演奏乐器),如何能够避免工作倦怠?

从香港电影《浊水漂流》探讨自我慈悲和对他人慈悲

近期上映的香港电影《浊水漂流》可能打动了不少人的内心。电影内容讲述一群在深水埗无家者被排斥,而他们珍而重之的个人物品被政府带走的故事。最终,这群无家者提出民事诉讼,只获得二千元港币的赔偿。电影中其中一位无家者是一名越南难民,他与妻子和儿子失去了联系。在社工的帮助下,这位越南难民终于与住在挪威的儿子恢复了联系。对于能够透过网上看到儿子和与他交流,他感到异常惊讶和高兴。除此之外,他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儿子生活的一切。然而,当他的儿子提出要到香港探望他时,这位越南难民却要求他不要这样做,脸上更流露出尴尬和羞愧的表情。可悲的是,作为一名曾经入狱的吸毒者和露宿者,他被自己的内疚和羞耻所淹没,在服食最后一剂的海洛因后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