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人类有哪些「基本情绪」?为何这些情绪对我们十分重要?

当我们驾驶时,如果对面行车线的司机突然切入并险些撞车,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恐惧。在那短短的几秒,我们惊恐的情绪令我们作出自动反应,立刻扭动軚盘躲避以免意外发生。这种自动反应是与杏仁核活化有关,甚至在我们有意识地评估眼前的状况之前已对于威胁作出了反应。这是一个具有原始进化的的重要生存机制。恐惧是一种主要的适应性情绪,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Paul Ekman是研究情绪的先驱,他的理论指出基本情绪共有七种,包括愤怒、厌恶、恐惧、愉快、悲伤、羞耻和惊讶。这些情绪在大脑中是与生俱来,使我们能够为生存选择作出快速的反应。如果我们没有这些迅速的信号,那么在评估应对不同情况时便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这些基本情绪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我们身体或社交环境的重要讯息。例如,恐惧为我们提供了我们正在面临某种危险的关键讯息,并启动了我们逃避或战斗反应。

在七种基本情绪中,每一种情绪都有相关的行动倾向。这些主要情绪为我们提供了讯号,让我们采取有效的行动做好准备。例如,当我们感到愤怒时,我们也会感觉到自己正在受到威胁而且权利被剥削。这令我们会有一种的行为倾向,希望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权利并对抗不公平的对待。而当我们感到悲伤时,我们会感觉到自己正在经历一些损失,从而令我们抽离去治疗自己或是透过哭泣以寻求安慰。

羞耻向我们发出讯号,表示我们做了一些不当的行为或有被拒绝的机会。这令我们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纠正我们的行为或隐藏自己讯息,以免自己受到批判。当我们感到惊讶时,我们会意识到有些事实是超乎自己所认识的。我们会因此而感到好奇,希望想了解更多有关的资讯,掌握足够的知识弥补当中的差异。当我们感到厌恶时,我们知道某些东西是有毒的或令人反感的,这是一个提醒我们要避免的讯息。最后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会更有活力和动力,从事创造性和令人满意的活动。

我们的情绪和思维与大脑的不同区域有关。当我们进行思考时,与思考相关的大脑区域就会被启动。当我们体验到不同情绪时,与情绪相关的大脑区域就会被启动。当这些讯息被综合在一起时,我们的意识能够创造出意义和作出决策。事实上,研究指出在当一个人大脑的情感中心有损伤时,即使认知功能完整,亦有可能在生活中无法作出一些简单的决定。这是因为在理性思维丝毫无损下,我们的情绪或直觉比思考在不同选择之间作出决定更加重要。

我们可以如何体验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学习觉察自己的身体感觉。透过不同的静观练习,例如身体扫描,能够加强对不同情绪与身体感觉联系的觉察。要加强我们对情绪的自我意识,恒常地进行静观练习是很重要的。想像下一次逆线有一辆汽车迎面切线向我们冲过来,我们承受不了没有恐惧的感觉。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二)

我于上星期的网志中讲及当一个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便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重复经历恐惧。在这种情况下,那人未能阻止大脑的神经系统不断地提醒他有威胁的警报。到底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导致大脑的警报系统过度敏感,并不断发出虚假警报呢?

述情障碍及身心症状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时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没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长期痛症。透过全面的临床面谈,我发现很多这类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是指难以识别和描述个人的情绪,及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各种情绪。促成这种性格结构的发展有多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和创伤等等。

两种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有关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不同类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动、成就或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获得「讚好」或正面的评价。对于一些普通的用户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没有问题。当一个用户透过社交媒体来创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与朋友建立正面的联系和从他人身上获得正向的反馈,有助加强一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明白自己并不是比他人优秀,亦能够感知现实来看待自己。然而。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布与自己相关的资讯,在获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评价后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这样的情况便令人担忧。在佛教心理学中,这可能与一个人抓住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比他人优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