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没原因地感到快乐和平静

人们常常问我,面对这么多逆境和不确定性,如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快乐和平静?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诉我,她在小学里教导学生的时候很容易变得烦躁。她班上有一些有特朱教育需要的学生,如患上自闭症或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不时作出骚扰到他人的行为。一直以来,她对这些学生都很宽容。然而,当她得知即将有一群由政府委派的资深顾问前来观课后,她开始变得愈来愈容易烦躁。事实上,她对自己抱着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够好好管理所有学生,并营造到理想的课堂氛围。结果,她在教学中失去了平静,尤其是当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学生的行为时。

我们总是希望事情可以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发展,这是很正常的。例如,当我们为伴侣策划的生日派对举行得十分顺利,而且参与的客人都感到非常满意时,我们会为此感到高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快乐取决于事情是否如我们所愿般发生。如果我们只依赖这种快乐,就很难保持平静和感到快乐。毕竟生活经常充满意想不到的事情,事实不如我们所想像的可能性往往比我们预期发生的高。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意识到,当我们无条件地专注此时此刻并留意当下发生的事情,即使事情不如我们所料,我们也会感到平静和快乐。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了解现在发生的事情。从上述的例子来看,如果我的求助人在课堂上活在当下,即使她的学生作出带来骚扰的行为,基本上她是可以保持平静。她甚至可以把学生的这些行为重新定义为一个良好的机会,使她能够在观课的人员面前展示自己有能力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援。这样,她或许不会对学生的行为感到烦厌或暴躁。当这些困难的情况能够在不带批判的情况下出现,幸福感与平静感就会持续存在。

在重视竞争同追求完美的文化下,我们很容易只执着于争取理想的情况和结果,因为我们会担心别人对我们作出的评价。这样,我们的快乐就取决于我们的性格有多「好看」或讨人喜欢,我们的平静感则取决于事情是否按照我们的想法或理想的方式发展。对我们来说,不时检查自己内心的快乐和平静是很有用的,我们可以思考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是取决于简单地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的开放态度。

面对这个时代的种种不确定性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内心无条件的快乐与平静来应对外在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坚毅地在日常生活中练习静观。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果父亲或母亲拥有自恋型人格,会对子女有什么影响?

你会感到自卑和持续性地焦虑吗?你会不停认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关系中吗?你是一名完美主义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额完成?你会倾向因为信任的问题而与别人疏远吗?如果你对于以上其中一些的问题的回答有「是」的话,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两位自恋型父母的影响。具有自恋型人格的父母有什么特质?

觉察与自我有关的成瘾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拥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体帐户,并会不时发怖与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会或重要纪念日有关的帖文。当我们获得别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评论时,我们会有满足的感觉。事实上,这些「讚好」和正面的评论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并释放多巴胺,令我们有愉悦感。我们会不断地检查手机应用程序弹出红色圆圈的讯息提示,由于这是奖励性的经验,因此我们会更频繁地发怖帖文,却忽略了自己实际上是渴望大脑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来寻求兴奋的感觉。

13 周年的反思——无止境的蜕变

当我回顾自己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二十年的历程,我发现自己在进行心理治疗的道路和方式不断地发展成长。今天是我私人执业的十三周年,回望过去,这趟旅程充满各种的挑战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数千位求助人身上学到不少有关人生的种种,他们让我学会谦卑和灵活性。正正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亦逐渐了解到心理治疗的确揉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元素。我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一方面是受专业培训后以科学实证为基础来为他人进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基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我需要学习心理治疗的艺术,就是以灵活和具创造性的方式来进行。事实上,没有单一类型的心理治疗能够满足每个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心理治疗中,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合所有人,因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