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从更广泛的意义理解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发展

自1997年以来,香港人面对这个城市不同方面的变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对的事情时,都会问我有关身份及其发展的问题。到底什么是身份呢?如何能够概念化一个人在生命中的身份发展?当我们把「香港」称为自己的家乡时,可能会透过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独特的叙事来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对这个城市中一些可以预见的变化时,可能担心会因此而影响正在处于不同生活阶段的香港人的身份发展。事实上,对于香港人这种特殊身份的改变仍然充满很多不确定性。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研究身份发展的概念,便有机会意识到任何身份发展都存在许多个人上的差异。

香港人除了特别的文化和独特的叙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建立身份认同,以保持生命中自我的连续性和相同性。心理学教授及作家Dan P. McAdams,指出身份发展包括了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是人的特质和在生活中所担当的角色,每个人在社交圈子中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例如,一名中年人士在工作上是专业人士,回到家中他便同时担当了丈夫、爸爸和儿子等角色。在履行这些社会角色时,人会向他人展示属于自己的独特特质。以上所提及的中年人可能是一位认真、豁达、谦虚的人。我们通过履行社会角色和展示独特特质,最终能在社会圈子中树立了声誉,以获得地位和并寻求他人对自己的接受。 虽然香港人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和独特的叙事,但每个香港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在自身的特质和角色上也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McAdams所提到身份发展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人的目标、价值观和人生计划。是一个主动的个体,透过不同的目标和计划致力为未来奋斗,令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事实上,根据临床和发展心理学家James Marcia的说法,人在整个身份发展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不同的身份状态。例如,一名青少年可能不断探索不同的选择和并未作出明确承诺,处于未定型的状态。 但是,他可能在三十多岁时发展成定向型的状态,确立目标、价值观和人生计划,为自己许下承诺。然而,这种身份认同状态未必能够持续到永远。 也许他在四十多岁时又回到未定型状态,再次探索不同的选择。香港人在面对所有的变化和可预见的转变时,有机会需要来来回回地寻找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人生计划。不同的香港人可能拥有不同的目标、价值观和人生计划。当我们发现过去所认同的身份不再适用于目前的情况时,便需要再次探索不同的选择。

而McAdams就身份发展提及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生活叙事。我们可以透过创造一个故事来描述自己是如何发展成当前的自我。人生的故事受社会文化和个人信念所影响,然后塑造出不同重要的场景和自传。例如,两位不同的香港人会利用不一样的生活叙事来描述各自在生活中的不同重要的场景和自传,因此他们会有不同的人生故事来构成他们的身份发展。为了能够全面作出身份叙事,人需要把生活上的不同事件连系起来,扩展叙事的内容,而这样便能解释了身份会持续地发展。每个香港人都能扩展叙事,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内容。透过更广泛的理解,即使我们经历城市的转变,每一个人仍然可以因为自己在生活中独有的重要的场景和自传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叙事身份。

作为香港人,我们都很努力地巩固一种相同感和连续性来维护自己的身份。事实上,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身份发展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声誉、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以及生活叙事来定义。从辩证的角度看,香港人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和独特的叙事。与此同时,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着不一样的身份认同发展。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无助与希望之间的角力

在最近几个星期,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数字急剧上升。很多人可能认识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检疫测试结果、接受强制检疫或家居隔离、甚至已被确诊感染的人士。即使没有这些经历,面对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许感到强烈的无助感。例如,我们可能会时常担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点遇到隐形带菌者。而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强制检疫的人士,他们也难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视。

述情障碍及身心症状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时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没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长期痛症。透过全面的临床面谈,我发现很多这类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是指难以识别和描述个人的情绪,及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各种情绪。促成这种性格结构的发展有多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和创伤等等。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拥抱无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过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诊断患病前也一直恒常地规锻炼身体。四十多岁的她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事业,亦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患上癌症是的确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疗的过程为她带来不少创伤,治疗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令她变得虚弱,体重亦明显减轻,身体出现恶化的情况。经过多个月以来的治疗,她的情况得以舒缓,可以逐渐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缓后,她觉得新的生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她还认为自己因为患病而变成一个有缺陷的人,经历无比的沮丧。由于她可能无法回复以往丰富而积极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耻。此外,即使与肿瘤科的医生会面跟进情况,亦会让她经历高水平的焦虑。事实上,患上癌症后的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她,时光无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过上往日的生活,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静的心态来接纳和适应这个新的「自我」?她要怎样做才能继续过着快乐和满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