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为什么有些人在与久未联络的朋友重逢后感到惊讶?

自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人可能已经很久没有与部分朋友见面。最近的数个月,社交距离措施的放宽让不少人能够恢复举行各式各样的社交聚会。然而,部分我的求助人在与朋友再次相聚后,他们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对我的求助人的预期与实际再次会面的经历有所落差。他们还可能因我的求助人在这几年间的变化而感到困惑,因为眼前的人与过往的认识的他或她并不一致。譬如,当他们留意到我的求助人减少在社交平台发布帖文或照片的次数时,会认定我的求助人正在生活中遇上一些困难。事实上,他们习惯根据自己以前与他人的经历来感知那些在社交媒体中看到或没有看到的内容。但是,我的求助人没有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太多内容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只是因为他的价位观产生内在变化,或是他正忙于参与生活中其他更有意义的活动。

我们倾向利用自己以往与某人相处的经验来作为参考,这是与我们大脑的机制相关。根据美国脑神经科专家David Eaglement的说法,当我们感知世界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看到我们所感知的现实。相反,我们会透过参考我们对外在世界或其他人的感知而建构的内部模型来处理大脑所接收的内容。大脑的内部模型是按照自己以往与外在世界或和其他人交流的经历来发展。正如David Eaglement的着作《大脑》(The Brain)中提及,没有人能体验过真实存在的客观现实,每个生物个体只能感知到自己因为进化而感知到的东西。结果,我的求助人的朋友只是凭着过往在社交媒体平台的经验来看待我的求助人,认为我的求助人只有过上美好的生活时才会发布帖文。当我的求助人比以前不那么活跃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时候,他的朋友会透过内部模型来处理相关的资讯,认为我的求助人生活过得并不好。但是,当他们在社交聚会上亲身看到我的求助人时,便感到异常惊讶,尽管我的求助人没有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任何的照片或帖文,但实际上他的生活过得很好。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会说故事的人,其内部模型是通过以往的经历来发展。譬如,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张简单小植物开花的照片,她的朋友亦有机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的某些朋友可能会欣赏这个人能够在生活中培养静观,能够觉察到那种简单而不引人注目的植物开花。此外,她的这些朋友亦可能认为她过着平静而愉快的生活。相反,她的另外一些朋友经常于社交平台上分享奢华的美食体验或惹人注目的家居装饰。这些人便有机会认为她的生活不太令人满意,甚至开始看不起她并减少与她联系。如果她的这些朋友不去尝试更新大脑中的内部模型,便有机会默默地失去这位珍贵的朋友。

我们大脑的内部模型透过处理有限的感官讯息,帮助我们节省感知这个世界或他人的能量,而参考内部模型亦能够有助我们感知模棱两可的现实。但是,如果我们过度确认自身内部模型的准确性,也许就会产生各种的问题。有见及此,我们需要更频繁地与朋友定期联系,借此更新自己的内部模型。就让我们减少依赖使用社交媒体来与他人进行联系,并亲自用心地与他们进行实体的交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当我们被困在现时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变时,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会上,经常都会听到自己的朋友诉说工作十分无聊,但却不愿意承受辞职带来的风险。疫情大流行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增加了人们担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结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现时的日常工作,仍然会宁愿继续留在现时的岗位,避免作出转变。任职超级市场的收银员或是客户服务中心的接线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们有机会好好享受工作吗?当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复地执行相近的任务时(例如外科医生每天都要做手术或是音乐家在常规表演中演奏乐器),如何能够避免工作倦怠?

成为「社交蝴蝶」是积极发展人际网路的唯一途径吗?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会欣赏那些非常擅于交际、有魅力和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因为他们看似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拥有几万个联系人,或在Facebook 上拥有几千个朋友,在网路上都会不时看到他们与不同人士参与聚会。在社会上,那些人脉广阔和社交能力强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扬,人们都普遍认为他们更成功和更具影响力。事实上,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场合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较内向或拥有与他们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于建立人际网路?你需要学习成为一只「社交蝴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