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临床心理学家会怎样保障服务对象的私隐?服务对象所提供的资料会保密吗?

在我的临床心理服务工作中,我的求助人经常会问我他们所提供的资料是否绝对保密。根据香港临床心理学家公会的专业道德守则,临床心理学家都必需对服务对象在心理评估或治疗中提供的资料保密。为什么保密在心理治疗和心理评估中如此重要?

保密是基于道德原则,临床心理学家应该把维护服务对象的福祉放在首位。 临床心理学家应该致力促进服务对象的利益及避免作出损害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当服务对象知道他们所提供的资料会被保密时,他们可能会更愿意披露有助于建立有效治疗关系的资料。

在进行心理评估或心理治疗的初期,临床心理学家会向服务对象谈及有关保密的问题。除非获得当事人同意,否则他或她所提供的资料将会被保密。 临床心理学家有责任告知服务对象,当有特殊的情况,例如需要保护当事人的人身安全或是应法院的要求,有关的必要资讯是有机会被披露的。

事实上,治疗的过程会存在一些灰色地带,临床心理学家需要运用一些酌情权。例如服务对象是青少年的话,便有需要在保护他们所提供的资讯的保密性和向其父母披露有关的必要讯息中作出平衡。临床心理学家有机会在治疗的初期与双方讨论有关保密性的问题,有时候临床心理学家可能会与父母制定私人协议,要求他们收回披露资讯的请求,令青少年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感到个人私隐受到保障。而父母亦了解假若子女的生命或是安全受到威胁时是会被告知,在特殊情况下,保密原则是会被打破的。

临床心理学家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去维护服务对象所提供的资料的保密性。其中一个例子是在设计治疗室时安装良好的隔音设备,避免泄漏任何谈话内容。除此之外,亦需要在行政工作上保持警觉性,好像在电话语音留言时或者避免在接待处披露其他人士的档案和资料,防止第三者得知有关的资讯。

保密问题是临床心理学家需要注意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为了维护那些寻求心理治疗服务人士的利益,最重要是寻找一名具有被公认的专业机构注册的临床心理学家。这样才能够确保临床心理学家按照专业机构的专业守则行事,服务对象的隐私才得以受到保障。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趟没有尽头的旅程——由私人执业十二周年到去除精神疾病污名化

2020年9月28人是我私人执业的十二周年,这标志着新一页的里程碑。我和我的助手Lap正筹备在来年实行一项新的计划,我们将会透过不同的方式为大家提供更多有用的心理学知识和见解。从我们过去一年的网志和为公众所举办的讲座,我们知道大家都欣赏我们为大家提供有趣而有用的心理学知识所作出的努力。

如何在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响下努力地回复正常的生活,由于香港的受感染个案减少,不少人都恢复过去喜欢从事的活动,譬如健身活动和瑜伽课程等等,并开始筹备实体的社交聚会。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例如失业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扰。结果,这些人可能无法恢复以往喜欢的某些活动,他们如何在当前的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们的朋友很少主动找他们聊天或聚会,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联系他们,往往都是打算寻求帮助或支援才会联络自己。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并不重要,像俗语所说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朋友没有把自己放在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个重视网路通讯的时代,人们是否会倾向疏远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联系别人?抑或是我那些经常被朋友忽视的求助人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