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两种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有关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不同类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动、成就或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获得「讚好」或正面的评价。对于一些普通的用户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没有问题。当一个用户透过社交媒体来创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与朋友建立正面的联系和从他人身上获得正向的反馈,有助加强一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明白自己并不是比他人优秀,亦能够感知现实来看待自己。然而。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布与自己相关的资讯,在获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评价后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这样的情况便令人担忧。在佛教心理学中,这可能与一个人抓住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比他人优秀有关。

另一边厢,一个社交媒体用户可能甚少发怖与有关自己的成就和正面的生活。这个人也许不是没有时间发布贴文,亦不是否认社交媒体的功能。这类型的用户可能有强烈的自卑感,认为其他人不会认同自己的正向特质。事实上,这类型的用户并不罕见,他们可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专业人士、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义工、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可是,在取得成就的背后,他们依然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另外,他们有机会遭受不同的困扰,例如社交焦虑、演出焦虑或持续地怀疑自我。这也是其中的一个抓住永续存在自我的例子,但这次是比他人逊色的自我。

抓住永续存在自我的幻象有机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来支持「自我」。例如,一个长期自卑的人有机会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所怀疑,这样可能会增加他或她的焦虑,影响他或她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结果,这个人或会因无法妥善管理工作项目而受到上司的批评,支持了他或她对自我感到自卑的错觉。事实上,在我们的存在中,难免会面对失落、痛苦或令人感到透不过气的困难。这些损失或困难可能会为我们在渴望确定性或永久性中带来不少挑战。正正因为这种无常,我们倾向抓紧自己或其他事业的恒常性,希望摆脱无常的现实。例如,当一个人看到自己在特定情况下对另一个人不友善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因为人们一向认为他或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可能没有看到人类实际上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如果我们渴望摆脱自我比他人优秀或逊色的幻象,我们需要明白「自我」是无常的,并且依赖于身处的环境条件。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有不同的「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亦有优点和缺点。因此,没有人会比他人优秀或逊色。透过接受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会走出抓住永续存在的自我的牢笼,尝试放弃以固定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假如我们能够放下「自我」和活在当下,不过分在意「自我」,或许能够更清晰地认识现实和自己。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便能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更充分地恢复生活的自由。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忧郁情绪可能与我们一直试图追求幻想有关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某种成就。例如, 一位学生会渴望自己日后能够成为医生,一位女士希望能够在三十岁之前结婚生子,一位男士想成为亿万富翁等。尽管有些人意识到追求这些事物或许会妨碍他们建构内心的平静,但是他们仍会选择极力争取获得解脱或启发。事实上,有时候仅仅追求解脱或觉悟可能会使人沮丧。一个人越是努力去达到这些特殊的状态,就越难实现相关的目标。

我们是否按照自己的目标或价值观来生活?

今天在上班途中我遇上了一位非常特别的计程车司机,这位司机之前已经载过我和我的丈夫数次,我们都对他积极和充满活力的气息感到惊讶。他告诉我们他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事实上他看起来就像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拥有强健的体魄。他所租的那辆计程车非常整洁,据他所说,他每天凌晨四时就起床,并在上班前彻底地清洗计程车。下午下班后,他每天都会跳舞和做瑜珈。每次乘搭他的车时,我都认为有一位具备积极生活态度的天使被派来给我祝福。他那富有感染力的笑声,总是能够消除与他聊天的人的负面情绪。如果我是一位研究员,我会想研究为什么具有这种气息和性格的人能够在一份不起眼的职业中保持如此积极的能量?在另一方面,为什么有时候我在乘车时能够感受到某些计程车司机的低落情绪和缺乏动力,并散发着消极气息?

我们对获得最大控制的强迫倾向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前来找我,并告诉我她因为错过了一个着名会议发表演讲的机会而感到极度悲伤。多年以来,她在事业上奋力获取成就,更特别关注所有国际会议的日程安排。她表示,她不想错过任何在世界各地举行的会议,以免失去展示她的工作的机会。每当能够出席国际会议,她都会费尽心思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撰写和发布有关的帖文。在数个月前,她在众多同事当中第一个知道在北欧将会举办一场着名的国际会议,于是马上报名参加并精心为此作好准备。然而,由于一些无法预测的情况。她无法按照计划参加会议。她因此感到非常沮丧,认为自己输掉了比赛。当我问她参加了什么比赛时,她意识到实际上没有人和她进行竞争。为什么我的求助人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如此沉迷于这类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