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好好先生」在人际关系中被角色强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诉我,他在一段三人友谊中经常被另外两位朋友孤立。事实上,这个人是一个被公认的「超级好人」,从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和对朋友非常体贴。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位求助人在他的职业生涯发展得越来越成功。尽管他的日程每天都被填得满满的,但他还是不会在朋友邀约时说「不」。然而,他最近开始留意到他的朋友经常联手取笑他并孤立他。有一次,他其中一位朋友取笑他没有主动相约他们聚会。听这位朋友说话的语气,他似乎责怪我的求助人没有主动发起任何聚会,亦没有表现出对其忙碌的日程表示理解。另一次,另外的那位朋友扬言会在将来邀请一位更加成功的人来参加他们的聚会,乘机讽刺我的求助人的能力。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里,他们一直坚持以「三人行」的模式相聚。然而,这个相处模式逐渐起了变化,我的求助人的那两位朋友只会在通讯程序中即时回复对方的简讯。但是,当我的那位求助人作出回应时,往往都会被他们无视数天。

在与我这位求助人作出深入的探讨后,我发现他在这段关系中是年纪最轻的一个,并且一直受到其馀两位朋友压迫。当他真的因为工作繁忙而在这个社交圈子变得不太活跃时,他的朋友便开始试图使用强制的手段来控制他,借此希望他返回群组中担任顺从的角色。事实上,角色强制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是很常见的。简单来说,角色强制是指一个人试图支配或控制关系中的另一方,促使对方继续服从被定立的角色。以家庭关系为例,传统的父亲会使用强制的手段(如批评儿子为他购买的房子),坚持自己才是能够作出所有决定的一家之主,企图控制儿子服从他的从属角色。

上述的那位求助人如何能够与他人建立健康的界限来保护自己,免受角色强制的威胁?他需要增强自己对内在体验的觉察。透过专注自己的内在体验,他可能观察到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如「我对这个三人行的聚会毫不感到兴奋」、「我因为被另外两位朋友取笑和孤立我而感到筋疲力尽」。当他能够专注自己这些内心体验时,他便能减少花时间在这些群体中。事实上,承认自己对某些朋友的真正内心感受,并与他们划清界线是非常重要。

当我的求助人开始与他某些朋友设立界限时,需要明确地定义自己的新界线。譬如,如果他那两位朋友再次在通讯程序中忽视他的简讯,他便不理会他们的聚会邀请。另一个例子是他可以决定自己想与任何社交群组成员分享多少个人想法、意见或信仰。实际上,不同社交群组的界限可能不一样。此外,很重要的是,每个人也有权选择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以及与谁人渡过。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与某些朋友相聚时感到不太舒服,或许可以选择不出席相关的社交聚会。

当一个人开始不容许受支配和控制时,那些倾向使用角色强制策略的人渴望增强自己力量是很常见。最重要的是他或她需要保护自己,在远离他们的情绪爆发的同时学习设立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人希望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适时表达自己新的界线是有益的。有了自信和果断,一个人可以以尊重和和平的方式与他人划下适当的界限。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当我们被困在现时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变时,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会上,经常都会听到自己的朋友诉说工作十分无聊,但却不愿意承受辞职带来的风险。疫情大流行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增加了人们担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结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现时的日常工作,仍然会宁愿继续留在现时的岗位,避免作出转变。任职超级市场的收银员或是客户服务中心的接线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们有机会好好享受工作吗?当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复地执行相近的任务时(例如外科医生每天都要做手术或是音乐家在常规表演中演奏乐器),如何能够避免工作倦怠?

成为「社交蝴蝶」是积极发展人际网路的唯一途径吗?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会欣赏那些非常擅于交际、有魅力和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因为他们看似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拥有几万个联系人,或在Facebook 上拥有几千个朋友,在网路上都会不时看到他们与不同人士参与聚会。在社会上,那些人脉广阔和社交能力强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扬,人们都普遍认为他们更成功和更具影响力。事实上,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场合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较内向或拥有与他们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于建立人际网路?你需要学习成为一只「社交蝴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