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好好先生」在人际关系中被角色强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诉我,他在一段三人友谊中经常被另外两位朋友孤立。事实上,这个人是一个被公认的「超级好人」,从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和对朋友非常体贴。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位求助人在他的职业生涯发展得越来越成功。尽管他的日程每天都被填得满满的,但他还是不会在朋友邀约时说「不」。然而,他最近开始留意到他的朋友经常联手取笑他并孤立他。有一次,他其中一位朋友取笑他没有主动相约他们聚会。听这位朋友说话的语气,他似乎责怪我的求助人没有主动发起任何聚会,亦没有表现出对其忙碌的日程表示理解。另一次,另外的那位朋友扬言会在将来邀请一位更加成功的人来参加他们的聚会,乘机讽刺我的求助人的能力。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里,他们一直坚持以「三人行」的模式相聚。然而,这个相处模式逐渐起了变化,我的求助人的那两位朋友只会在通讯程序中即时回复对方的简讯。但是,当我的那位求助人作出回应时,往往都会被他们无视数天。

在与我这位求助人作出深入的探讨后,我发现他在这段关系中是年纪最轻的一个,并且一直受到其馀两位朋友压迫。当他真的因为工作繁忙而在这个社交圈子变得不太活跃时,他的朋友便开始试图使用强制的手段来控制他,借此希望他返回群组中担任顺从的角色。事实上,角色强制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是很常见的。简单来说,角色强制是指一个人试图支配或控制关系中的另一方,促使对方继续服从被定立的角色。以家庭关系为例,传统的父亲会使用强制的手段(如批评儿子为他购买的房子),坚持自己才是能够作出所有决定的一家之主,企图控制儿子服从他的从属角色。

上述的那位求助人如何能够与他人建立健康的界限来保护自己,免受角色强制的威胁?他需要增强自己对内在体验的觉察。透过专注自己的内在体验,他可能观察到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如「我对这个三人行的聚会毫不感到兴奋」、「我因为被另外两位朋友取笑和孤立我而感到筋疲力尽」。当他能够专注自己这些内心体验时,他便能减少花时间在这些群体中。事实上,承认自己对某些朋友的真正内心感受,并与他们划清界线是非常重要。

当我的求助人开始与他某些朋友设立界限时,需要明确地定义自己的新界线。譬如,如果他那两位朋友再次在通讯程序中忽视他的简讯,他便不理会他们的聚会邀请。另一个例子是他可以决定自己想与任何社交群组成员分享多少个人想法、意见或信仰。实际上,不同社交群组的界限可能不一样。此外,很重要的是,每个人也有权选择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以及与谁人渡过。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与某些朋友相聚时感到不太舒服,或许可以选择不出席相关的社交聚会。

当一个人开始不容许受支配和控制时,那些倾向使用角色强制策略的人渴望增强自己力量是很常见。最重要的是他或她需要保护自己,在远离他们的情绪爆发的同时学习设立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人希望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适时表达自己新的界线是有益的。有了自信和果断,一个人可以以尊重和和平的方式与他人划下适当的界限。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如何在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响下努力地回复正常的生活,由于香港的受感染个案减少,不少人都恢复过去喜欢从事的活动,譬如健身活动和瑜伽课程等等,并开始筹备实体的社交聚会。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例如失业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扰。结果,这些人可能无法恢复以往喜欢的某些活动,他们如何在当前的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们的朋友很少主动找他们聊天或聚会,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联系他们,往往都是打算寻求帮助或支援才会联络自己。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并不重要,像俗语所说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朋友没有把自己放在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个重视网路通讯的时代,人们是否会倾向疏远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联系别人?抑或是我那些经常被朋友忽视的求助人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