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電影《玩轉腦朋友2》中的「阿焦」與我們的自我意識

在電影《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 中,「阿焦」是韋莉腦內新加入的情緒角色之一。由於「阿焦」認為韋莉應該致力接近冰球隊的出色球員,藉此增加自己在球隊中取得一席位的機會,因此他接管了她腦海中的控制台。「阿焦」不斷地讓韋莉產生很多擔心的想法,如憂慮自己的表現不好和無法融入團隊中。結果,這讓韋莉逐漸對自己產生了很多自我質疑,亦導致她在比賽中表現不佳和被罰。韋莉這種由焦慮主導的自我意識也令她過度專注於和其他隊員建立新的友誼,傷害了她和另外兩位好朋友的關係。我們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有「阿焦」,這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提示我們可能面臨威脅或危險。事實上,最佳的焦慮水平有助於促進我們取得良好的表現。然而,如果「阿焦」一直佔據腦海中的控制台,這可能會對我們的自我意識產生負面影響。

在心理學研究中,不少理論都提出焦慮與自我意識的改為之間的關係。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高水平的焦慮,他或她有機會過度專注於威脅和危險。當「阿焦」佔據了主導地位,一個人可能會以消極的方式來反思過去的經歷和看待未來。譬如,在電影中,韋莉在床上一直反覆思考自己在第二天的比賽中表現未如理想的情況。結果,一個人就有機會開始質疑自我,繼而試圖採取過度的行動來爭取認可和接受。正如韋莉為了與冰球隊隊友而傷害她兩位親密的朋友。

在電影的後段,「阿樂」在「阿愁」和「阿尷」的幫助下回到韋莉的大腦總部。最初,「阿樂」認為她需要選用所有快樂和美好的記憶來取代韋莉的自我意識,然而,從「阿焦」的經驗來看,經過深思熟慮後,「阿樂」反思自己沒有權利幫助韋莉選擇自我意識。 最終,所有正面和負面的記憶都重新回到韋莉的腦海中。這有助韋莉形成一種新的自我意識,亦即是一種包含正面和負面自我的整體意識。

我們的「自我」都有正面和負面的一面,只有當我們擁有所有這些面向時,我們才能夠發現自己可以根據所面臨的不同情況來自由地選擇如何行動。譬如,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開始過度專注於爭取成功而忽略身邊摯親的需求,就可能需要擁抱這些負面的方面。然後,我們可以嘗試從中取得平衡來照顧他人。相反,如果我們反思自己傾向把所有時間都用於照顧或幫助別人,忽略了自己的需求,那麼我們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關注自己的需求。

人類是複雜的,我們的自我意識是動態的。對我們而言,學習更靈活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是非常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療的療程需要持續多長的時間?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擁有自戀型人格性格特質及衝動控制問題,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經常發脾氣的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動尋求心理治療。經過幾節的會面後,他開始對導致自己脾氣爆發的自動化認知謬誤有初步了解。由於他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地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是一條求助者經常問的問題,而且他們也期待他們的問題可以快速地解決。

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

也許很多人在一生中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我的求助人當中,不論是青少年、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知道答案。我的職業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別人對我外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抑或我腦海裏的思想就是我?

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購物狂,即使已經負債纍纍,仍然無法控制自己購物的衝動。她幾乎每天午飯時間都會去購物,並經常沉迷瀏覽網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裝、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場,都會有所收穫,絕對不會空手而回。事實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顏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會每天查看那些網上商店的最新庫存,確保自己能夠第一時間到實體店試身並購買。她的購物狂行為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和與男友的關係,因為債台高築而無法為籌備婚禮而儲蓄。為什麼她明明意識到自己購物狂的傾向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仍然忍不住繼續瘋狂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