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童年创伤会带来什么影响?何时该寻求治疗?

你会否认识一个在面对纷乱的生活仍能稳定心神和冷静自如的人?相反,你又会否遇过一个人即使在轻松的环境和气氛下都会显得困惑和无法专心?假设这两个人有着相近的教育和经济背景,什么因素会使他们二人存在这么巨大的差异?其中一个潜在的原因,可能是那个能够安定心神和保持冷静的人在童年时期与照顾者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而那个感到惶惑和容易分神的人则有机会至少有过一种童年逆境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ACE),这些经历导致一个人对照顾者产生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童年时期的安全依附反映小孩与他或她的主要照顾者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连结。有了这种安全的依恋,这名小孩就能感受到具连贯性的爱和关怀,接收到照顾者所提供的讯息,明白自己身处的环境是安全并受到保护和重视。然而,童年逆境经历,如父母过世、父母离异或遭受父母心理虐待,都有机会妨碍安全依附关系形成。结果,小孩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不安全依附导致他或她感到不被重视和不配被爱。小孩不但感到不安全,并且会长期保持高度警觉。除此之外,小孩的自我意识也会受到损害。

童年创伤所带来的影响是长时间存在的,这些影响可能包括负面或不稳定的自我意识、对环境和人际关系感到不安全、经常批判自己和别人、习惯采取回避的态度来应对、出现情绪失调,以及在噩梦、闪回和其他侵入性记忆中再次经历创伤经历。如果一个人遇到以上部分的问题,鑑于他或她的童年逆境经验,这些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曾经经历童年创伤的人是否能够透过接受治疗来稳定心神和更为冷静?尽管研究表明童年逆境经验会导致大脑发育异常,但大脑可塑性使我们对通过治疗来减少童年创伤的影响抱有希望。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曾经经历童年创伤的人仍可以过着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通过寻求一位对治疗童年创伤具备丰富经验和深厚知识的专业治疗师的帮助,人们可以在治疗关系中体验到关怀、接纳、同情和尊重。透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人们可以学习一些有助于身处的环境中探索与导航的生活技能,及调节情绪的技巧。在某些情况下(并非所有),处理童年创伤可以帮助重新巩固创伤记忆并重新建立大脑中的连系。那么,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需要就童年创伤寻求心理治疗?

当一个人不断回忆起某些痛苦的记忆、经历噩梦或闪回时,考虑寻求治疗对他或她是很重要的。对于那些持续情绪不稳和自我形象低落的人来说,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有助于探讨完美主义或频繁地作出自我批判的根本原因。部分曾经经历童年逆境经验的人可能会有反复的自残倾向或成瘾问题。有时候,这些人亦有机会患上不同的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或躁郁症等。事实上,曾经经历童年创伤的人亦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导致无法完成简单的任务。另外,人际关系问题,如陷入有毒关系和被欺凌都很常见于他们身上。

如果一个人在成年后遇到上述的情况,寻求对治疗童年创伤具备丰富经验和知识的治疗师的专业协助可能会有所帮助。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疗的疗程需要持续多长的时间?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拥有自恋型人格性格特质及冲动控制问题,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经常发脾气的问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动寻求心理治疗。经过几节的会面后,他开始对导致自己脾气爆发的自动化认知谬误有初步了解。由于他是一个比较急躁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会不断地问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问题。事实上,这是一条求助者经常问的问题,而且他们也期待他们的问题可以快速地解决。

以中庸之道来寻找「我是谁」

也许很多人在一生中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在我的求助人当中,不论是青少年、刚刚成年的年轻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但他们却不知道答案。我的职业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别人对我外表的评价来定义自己?抑或我脑海里的思想就是我?

照顾我们的内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购物狂,即使已经负债累累,仍然无法控制自己购物的冲动。她几乎每天午饭时间都会去购物,并经常沉迷浏览网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装、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场,都会有所收获,绝对不会空手而回。事实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颜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会每天查看那些网上商店的最新库存,确保自己能够第一时间到实体店试身并购买。她的购物狂行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与男友的关系,因为债台高筑而无法为筹备婚礼而储蓄。为什么她明明意识到自己购物狂的倾向已经严重影响生活,仍然忍不住继续疯狂购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