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為抑鬱而鬱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因工作壓力辭職後感到異常沮喪,並失去動力進行所有休閒活動。他告訴我說:「即使現時我不需要工作,但是我也沒有動力去鍛煉身體和照顧自己,這讓我感到非常無能為力。」事實上,他在上一份工作的時候承受巨大的壓力,被診斷患上適應性障礙,受到嚴重的抑鬱和焦慮情緒所影響。結果,他決定先辭掉工作稍作休息。對於辭職後的生活,他抱有很高的期望。他計劃每天到健身中心鍛煉身體,以及實行更健康的飲食計劃來減肥。此外,他亦計劃參加一些網上的商業分析遙距課程來增值自己。當過了最後工作天後,他發現自己仍然十分沮喪,更缺乏動力執行自己所訂下的計劃。他批評自己非常懶惰,把自己貶低到一文不值。與還未辭掉工作的時候相比,他看起來更為抑鬱。

我這位求助人的經歷對於持續受抑鬱情緒所困擾的人並不罕見,特別是那些傾向於自我批評的人。實際上,這位求助人對自己在辭職後該如何好好休息訂立了不切實際和很高的標準。鑑於他傾向好高騖遠地制定計劃和對自我作出嚴厲的批判,當他發現自己在離職後未能實行自己的計劃後,便感到比以前更加沮喪。由於他的前上司是個要求很高的人,他的工作量總是有增無減,因此出現嚴重倦怠的症狀,他還會不斷批評自己無法完成那些上司給予的苛刻任務或要求,導致終日垂頭喪氣。最終,他患上了適應障礙,及持續感到抑鬱和焦慮。

正因為他習慣對自我作出批評,當他知道自己在這段休息的期間未能按照那些高標準來生活時,甚至會責備自己情緒低落。在這種情況下,他無法確認自己的抑鬱情緒和焦慮是巨大工作壓力與性格構成相互作用的必然結果。作為一個正在經歷工作倦怠的人,他沒有以自我慈悲的心來看待自己。他承認:「我不能容忍自己在家無所事事,這樣的生活沒有任何建設性和毫無意義,根本就是浪費時間!」他無法欣賞和珍惜活在當下的寶貴時刻,只是傾向相信自己在休息的期間不做任何事情和享受生活意味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我的這位求助人要跳出這個自我批評的惡性循環,第一步要需要給予自己更多的肯定。也就是說,他需要學習無條件地接受自己正在經歷的事情、抑鬱情緒和缺乏動力的事實。對他來說,他需要承認自己正因為工作倦怠而需要休息,放慢生活的節奏也是非常重要。如果他能識別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情緒(如悲傷、憤怒、焦慮或羞恥),將會為他帶來益處。除此之外,他亦可以嘗試識別自己對這些情緒的任何批判。

當他能夠識別和確定自己的情緒和判斷時,他需要暫停所有對自己作出的否定,並嘗試反思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例如,他可能發現自己嚴厲地批評自己沒有在休息的時期堅持鍛煉身體和節食。透過這樣做,他將更有機會停止批評自己,以及在休息的時候給予自己更多空間來好好享受。

正在經歷抑鬱的人經常會批評自己的抑鬱,這是十分常見。通過學習培養自我慈悲和增強對自己的肯定,他們可以走出這個惡性循環,於康復的旅程中更加放鬆和接納自我。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麼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只是單純地聊天嗎?

儘管尋求心理治療服務在香港變得愈來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麼是心理治療。許多人都會對心理治療有疑問,例如「為什麼我需要付款給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與朋友討論自己的問題又是否達到一樣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療我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嗎?」;「是不是只有瘋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要解答以上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心理治療不是什麼。

苦難的兩枝箭

每個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無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傷的心理痛苦。相信沒有人會否定他們曾經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經歷。為什麼有些人在經歷那些無可避免的痛苦時顯得如此平靜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卻在面對痛苦時變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這紛亂的世界中擁抱無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過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診斷患病前也一直恆常地規鍛煉身體。四十多歲的她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穩定的事業,亦沒有太多的工作壓力,患上癌症是的確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療的過程為她帶來不少創傷,治療所帶來的各種副作用令她變得虛弱,體重亦明顯減輕,身體出現惡化的情況。經過多個月以來的治療,她的情況得以舒緩,可以逐漸恢復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緩後,她覺得新的生活模式變得難以適應。她還認為自己因為患病而變成一個有缺陷的人,經歷無比的沮喪。由於她可能無法回復以往豐富而積極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恥。此外,即使與腫瘤科的醫生會面跟進情況,亦會讓她經歷高水平的焦慮。事實上,患上癌症後的她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她,時光無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過上往日的生活,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靜的心態來接納和適應這個新的「自我」?她要怎樣做才能繼續過著快樂和滿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