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當我們試圖淡化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可能陷入存在危機陷阱的循環

某天,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向我提出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是假如我們接受自己的想法並非事實,那麼生活還有意義嗎?這位求助人的論點是基於他在討論時所浮現的一個想法:「我需要活在當下,而不去擔心自己的未來。」他指出這個想法不時令他感到非常困惑,並反覆思考自己是否不應該為未來制定計劃。他也難以把自己的想法歸入「想法可能無法反映現實」的類別,因為他未能弄清楚這種想法是否正確。當人們習慣思考自己想法的真實性,通常都會陷入這種循環論證。譬如「我們的思想未必反映現實」這句話,實際上也是一種思想,那是真的嗎?人們可能會對此感到大惑不解,並認為如果我們的言語不能為生活導航,生活將可能變得毫無意義。

為了解決這道難題,我們需要明白腦海中的想法有機會無法理解生活和環境的複雜性。實際上,事情是具備連續性的,我們需要減少以二分法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就如那些與道德行為相關的想法在某些情況下看起來也不一定非黑即白。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對親密的人誠實」的想法似乎是正確的。但是在某些特別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因為同情的緣故而對親人說謊。例如,我們或許需要向年邁的祖母撒謊,在她病重的時候不告訴她最年幼的兒子突然離世的消息。

事實上,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對自身的價值觀和本性擁有透徹的理解,這樣才能幫助我們選擇如何在生活中作出行動。也就是說,我們的想法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它們可能是真的,亦有可能不是。它們可能適合我們的決策,也有可能不適合。以「我要活在當下,不去為未來擔憂」這個想法為例,實際上取決於我們正身處的環境和個人價值觀。在我們與家人共進晚餐時,我們可能會因為對他們的重視而專注地一起享受美食,並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但如果我們正在面對業務危機時,就需要制定更好的計劃來確保生計,以及對未來的生活感到憂慮。從這個意義來說,我們仍然可能在制定計劃時活在當下,但是我們同時需要擔憂自己的未來。

我們不需要有一種極端的傾向認為自己需要脫離所有想法來保持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培養對自我的覺察和理解。透過這樣做,我們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從那些想法中抽離。事實上,我們有時候需要學習脫離一個想法,也需要接受在其他情況下所浮現的念頭。我們需要通過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來穩定自己,然後相應地選擇自己作出什麼行動。想法有可能是現實的反映,它有時候非常重要,但有時間可能不太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