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作为一个内向的人,如何能够与自己的伴侣和朋友建立亲密的联系?

最近這幾個星期,因應香港的社交距離限制逐步放寬,很多人能夠享受大型的社交聚會,並熱衷於把聚會和派對的照片分享到社交媒體上。然而,對於那些比較內向的人來說,當他們看到這些照片後,會發現自己並不屬於任何大型的群體,開始產生自我懷疑。內向的人比較喜歡在小型的聚會上建立親密關係或享受一對一的交流。事實上,他們的取態並非不正常,而且在小型的群體中建立親密的聯繫是絕對健康的。如果你也是一個內向的人,如何與自己的伴侶和朋友建立親密的聯繫?

矛盾的是,如果想與某人發展和建立親密的聯繫,你需要培養自己的自主權。也就是說,你需要在政治、金融和娛樂等不同方面擁有自己的看法。譬如,在一段親密關係中,雙方對自己政治立場要有一定的了解,但同時要尊重對方的立場,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如果別人嘗試說服或影響我們的想法、要求我們給予東西、試圖控制我們或不尊重我們的時候,我們需要以自主權來作出回應。假如你面對這些情況,你需要堅持自己的意願和決定,避免因害怕被拋棄而迎合對方。你需要有能力因自己的意願而作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當你與別人交流時,很重要的是你要把自己的意識帶回當下的經歷中。有時候,其他人可能會嘗試把你拉進自己的想法中並希望藉此影響你。你需要讓自己紮根於自己的經歷,才能充分體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樣,你便能更清楚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偏好。

對於那些傾向容易被他人說服或受影響的人,你需要增強對自己的身體感覺的關注和對自己的立場進行反思。你可能需要對自己說:「我不一定要同意他人的說法,這是可以接受的」、「你與我是不同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很親近」。事實上,在親密關係中擁有自主權的人往往能夠得到對方更多的尊重。因為,對方會尊重你是誰,以及與最真實的你建立連繫,這是在親密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果你傾向犧牲自己的需求並對他人事事表現得順從,對方可能不會與你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他或她可能只會把你當作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人。例如,很多內向的人都會抱怨朋友或伴侶只會透過披露自身的不幸來尋求情感上的支持,當自己嘗試作出相向的交流,對方並沒有花時間聆聽自己的痛苦或提供情感上的支援。

除了自主性外,你還需要對親密關係中的朋友和伴侶培養同理心,從而了解他們的觀點和感受。在調節對方的情緒時,你需要穩定心神。這樣,你便不會被他們的情緒所淹沒。

當你與他人交流時,我們需要多加留意對方的言語和非口頭語言,以及他們的情緒和想法。在傾聽他人的時候,我們要把注意力帶到自己的身體和非口頭語言,以保持紮根。透過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並調整他們的情緒,便能向對方表示同情。同樣重要的是你要提醒自己,你是自己的「自己」,不必為了同情對方而要求自己一定同意對方。

當你能夠保持你的自主權,以及對你的伴侶和朋友培養同理心時,便能享受更深層次的親密關係。這種緊密的聯繫是難以在社交聚會與一大群朋友中建立的。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實際上這是沒有什麼不妥。因此,忠於自己來享受你愛的社交模式!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人类有哪些「基本情绪」?为何这些情绪对我们十分重要?

当我们驾驶时,如果对面行车线的司机突然切入并险些撞车,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恐惧。在那短短的几秒,我们惊恐的情绪令我们作出自动反应,立刻扭动軚盘躲避以免意外发生。这种自动反应是与杏仁核活化有关,甚至在我们有意识地评估眼前的状况之前已对于威胁作出了反应。这是一个具有原始进化的的重要生存机制。恐惧是一种主要的适应性情绪,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静观对话中的开放性和同理心

作为一间商店的常客,我在购物经验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售货员。在这个星期,我到了这间店舖打算购买那件想买一段时间的商品。可是,当我一进店时,其中一位售货员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销一件我没有打算购买的东西。她不断地告诉我那件商品的好处,以及店舖现时举行的促销活动。她一直不停地说话,我过了一段时间才终于有机会告诉她我打算买什么。然而,她仍然锲而不舍地向我推销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并没有向我推荐我想购买的那件商品。最后,由于我与售货员之间缺乏联系,在没有足够的资讯和信心下,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购买。这就是在与他人对话时缺乏静观觉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