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在第五波疫情暂时放缓后,您准备好追求新生活吗?

鑑于最近各项社交距离措施的限制有所放宽,学生开始回复面授的课堂、企业逐渐暂停员工在家工作的安排、大家亦可以出外吃晚饭,各种日常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只需要稍作调整便能够在放宽长期的限制后轻松回复正常生活。然而,因限制措施而受到严重影响的人士,有机会在看到其他人迅速再次投入正常生活而感到沮丧。事实上,由于就业市场可能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升温,这些人可能无法即时找到新的工作。另一个例子是某些行业的客户有机会因为疫情爆发而大幅减少,即使放宽社交距离限制后也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让业务重上轨道。对于那些患有社交焦虑症的人来说,朋友邀请他们参加聚会可能令他们面对不少的挑战和烦恼,甚至因为放宽实行多时的社交距离措施而对需要再与朋友见面感到非常焦虑。

尽管疫情稍为放缓,但是很多人在措施放宽后仍然未能恢复正常生活,并且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和忧虑。他们希望回复以往如常的生活,甚至追求更丰盛和成功的新生活。可是,他们越是渴望一切尽快恢复正常,越是感到沮丧和失望。事实上,一个人能否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调整自我过回正常的生活或追求新生活的背后存在很多不能控制的因素。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以平静和镇定的心冷静下来。事实上,我们需要接受自己是谁,以及现时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以自我慈悲的态度来接受当前自己的情况和条件。例如,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因没有学习新的技能而找不到新工作,他或她便需要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对自己慈悲。有了这种对自我的接受,这个人就可以更谦卑地参加一些课程来增值自己,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这样,这个人在求职的期间可能会变得更加灵活,能够尝试在不同行业或领域里申请一些入门要求较低的工作。

在我们接受了自己当前的情况或条件后,有可能需要为作出转变而进行一些基本的活动或任务。对我们而言,全神贯注参与这些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全情投入参与活动或进行任务时,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表现、加强学习的效果或实现自己的目标。另外,专注于日常活动有助我们稳定情绪,因为我们把注意力放到当下,便会减少对未来的反复思考和忧虑。为了增加我们能够全神贯注参与日常活动,我们可以透过每天练习静观来培养专注力。一个简单的静观练习是我们以全然接受的态度来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并且不带任何批判。当我们发现自己分心时,只需要承认自己走神,然后再次把自己的注意力带回自己的呼吸便可。透过恒常地进行静观练习,我们能够更频繁地保持专注并活在当下。

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Carl Roger所言,我们只有接受那个真正的自己才能作出改变。无论你在第五波疫情后身处什么位置,请保持耐心和以自我慈悲的态度来接受当前的自我。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人类有哪些「基本情绪」?为何这些情绪对我们十分重要?

当我们驾驶时,如果对面行车线的司机突然切入并险些撞车,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恐惧。在那短短的几秒,我们惊恐的情绪令我们作出自动反应,立刻扭动軚盘躲避以免意外发生。这种自动反应是与杏仁核活化有关,甚至在我们有意识地评估眼前的状况之前已对于威胁作出了反应。这是一个具有原始进化的的重要生存机制。恐惧是一种主要的适应性情绪,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静观对话中的开放性和同理心

作为一间商店的常客,我在购物经验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售货员。在这个星期,我到了这间店舖打算购买那件想买一段时间的商品。可是,当我一进店时,其中一位售货员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销一件我没有打算购买的东西。她不断地告诉我那件商品的好处,以及店舖现时举行的促销活动。她一直不停地说话,我过了一段时间才终于有机会告诉她我打算买什么。然而,她仍然锲而不舍地向我推销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并没有向我推荐我想购买的那件商品。最后,由于我与售货员之间缺乏联系,在没有足够的资讯和信心下,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购买。这就是在与他人对话时缺乏静观觉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