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无法整合自我的不同方面会令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产生不稳定的自我意识。结果,对于自我的洞察和感觉会变得波动和以二分法来界定。也就是说,这些人很容易将自己视为「所有都是好的」或「所有都是坏的」。除此之外,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未能以完整性去看待他人的形象,难以整合他人的「好」与「坏」。因此,他们也会以二分法把别人界定为「全部都是好」或「全部都是坏」,从而加剧了人际关系的动盪。实际上,那些倾向发展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大多都在成长的阶段缺乏主要照顾者适当的认可,无法在主要照顾者身上获得对自我形象的反馈。主要照顾者的不足损害了他们发展稳定而连贯的自我意识,而这种自我意识是可以与他人区分。缺乏连贯的身份认同令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行为变得不稳定和无法预测,令他人作出相对不稳定和无法预测的反应。这样,其他人未能在人际关系上提供一个稳定的反馈,有机会令那些患者的身份认同更加不稳定,变成了破坏其身份认同和人际交往不稳定的恶性循环。

一个人要在生命中健康发展,需要发展一种独特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建立人际关系网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在以上两个方面都有机会面临不少重大的问题。他们不稳定的自我意识令自己无法融合自我的不同方面,而不稳定的自我又导致无法预测的行为和波动的情绪。他们有机会不知道自己从人际关系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难以对他人说「不」,无法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线。由于波动的自我意识和无法预测的行为,他们很多时候都未能获得他人的一致认可。结果,在保持自己的个人化时,损害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影响了人际关系。

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不稳定的情绪和行为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要了解他们,我们可以从不稳定的自我意识和在人际关系中所面对的困难了解更多。我们亦可以透过培养更高的包容度和以富有同情心的方式与他们相处。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疗的疗程需要持续多长的时间?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拥有自恋型人格性格特质及冲动控制问题,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经常发脾气的问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动寻求心理治疗。经过几节的会面后,他开始对导致自己脾气爆发的自动化认知谬误有初步了解。由于他是一个比较急躁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会不断地问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问题。事实上,这是一条求助者经常问的问题,而且他们也期待他们的问题可以快速地解决。

以中庸之道来寻找「我是谁」

也许很多人在一生中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在我的求助人当中,不论是青少年、刚刚成年的年轻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但他们却不知道答案。我的职业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别人对我外表的评价来定义自己?抑或我脑海里的思想就是我?

静观对话中的开放性和同理心

作为一间商店的常客,我在购物经验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售货员。在这个星期,我到了这间店舖打算购买那件想买一段时间的商品。可是,当我一进店时,其中一位售货员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销一件我没有打算购买的东西。她不断地告诉我那件商品的好处,以及店舖现时举行的促销活动。她一直不停地说话,我过了一段时间才终于有机会告诉她我打算买什么。然而,她仍然锲而不舍地向我推销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并没有向我推荐我想购买的那件商品。最后,由于我与售货员之间缺乏联系,在没有足够的资讯和信心下,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购买。这就是在与他人对话时缺乏静观觉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