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偏見與歧視的一種解藥

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偏見和歧視,很多人都因自己的種族、性別、政治取向、社會階級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遭受某種偏見或歧視。在心理學的角度,偏見或歧視有可能是由於一個人投射了自己無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質到他人身上。那些對別人有偏見或是歧視別人的人,會由於投射了自己的負面特質而對被歧視者作出相應的行為;而遭受偏見或歧視的人有機會因為接受了這種投射,作出具有那些負面特質的行為。例如,一個傳統的中國岳父會把他的媳婦視為家中的下等人,而媳婦因為接受了這種投射,認為自己相比其他家庭成員次等,變得非常服從和事事遷就家人。

為什麼有些人會更加容易歧視他人或對他人產生偏見?其中一個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與他的童年時期的創傷有關,導致自我意識水平較低。要建立穩定和紮根的自我意識,就需要在童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建立牢固的依附關係。處於安全依附關係中的孩子能夠從主要照顧者的反應和反饋中看到自己。同時,孩子在與主要照顧者所建立的關係中學懂了在關係中理解他人的思想。遭受過童年時期創傷的人可能無法與主要照顧者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無法擁有充分的自我意識,亦未能與他人保持健康良好的關係。這樣,他或她也有機會難以理解別人的思想或接受他人的觀點。

如果沒有健康的自我意識,一個人可能無法從正面和負面兩個方面來看待自己。他或她有機會不能接受自己的負面特質,並把這些特質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例如,性別偏見或歧視很有可能是一個人無法忍受自己的負面特質投射到另一個性別的人身上。事實上,如果在童年時期未能與主要照顧者發展緊密的依附關係,他成年後就可能無法理解他人的思維有機會與自己的思維不同。結果,這個人有可能會視自己推測對方的意圖和想法為事實,不能意識到對方的觀點、意圖或是想法是可能與自己所想的有所分別的。

要幫助一個傾向把自己無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質投射於他人身上的人,其中一個方法是讓這個人體驗牢固的依附關係。在這些關係中,他或她的觀點會被理解,並且了解自己正面和負面的特質,逐漸全面地看待自己,便能夠發展出更健康的自我意識時和覺察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他或她漸漸地可以認識、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觀點、意圖和想法會與自己不同。結果,他或她便不會再無法忍受或接受自己的某些特質,而且還可以視這些特質屬於自己,不會再投射到他人身上,防止偏見和歧視。

當我們的情感被觸發時,有機會感到憤怒並以投射來歧視他人或是對別人有偏見。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培養自我意識及學習了解別人的觀點,才能夠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這樣,我們便可以看到自己和別人在整體上都具有正面和負面的特質。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在迎接虎年的來臨,我們會否質疑自己的人生意義?

沒有人會否認正值農曆新年的時候,我們在第五波疫情的影響下正在經歷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時期。當我們慶祝虎年的來臨時,可能會感到自己正活於一個平行時空,因為部分香港人在新年期間需要被隔離或面臨失業和經濟困難的危機。當想到所有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我們可能會開始質疑自己常規生活的方向和目的。即使到了中年的時期,我們仍然可能會問自己:「為什麼我會生存於地球上?」和「生活在地球上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們所看到的和看不到的

最近,我在社交聚會遇到一對夫婦,他們分享選購新車的經歷。由於他們對於購買哪種型號的車無法作出決策,於是便詢問我們的意見。對於這個問題,我邀請這對夫婦分享對於自己喜歡的型號的看法。丈夫喜歡馬力更大和節能效力更好的車款,而太太則喜歡外型較苗條和流線型設計的車子。他們渴望能夠購入最適合自己需求的型號,似乎無法客觀地感知兩款車子來作出選擇。為什麼我們傾向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甚至認為自己能夠客觀地全面感知整個畫面?

創造力可能是應對喪親之痛的方法之一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因丈夫突然離世而經歷喪親之痛,面對突如其來的損失,她感到不知所措,並似乎會在哀傷階段中鬱悶一段很長的時間。事實上,她的爸爸在她年輕的時候因絕症而過世,讓她從小失去父親角色的榜樣,影響了她一生的安全感和自我形象。結果,她嫁給一位比自己年紀大很多的男子。某程度上,她把這位男子當作成自己的父親。在她的內心深處,她時刻感到軟弱和很重的無能感。儘管我這位求助人是一名專業人士,以及擁有一份高薪厚職的工作,但是她在情感上極度依賴於她的丈夫。她每天都需要丈夫的陪伴,並傾向把自己的所有問題和情緒困擾一一告知對方。正因她對丈夫的依戀很深,對方的突然離世為她帶來莫大的打擊,並讓她發現自己在經歷痛苦時再沒有可以求助和依賴的對象,感到非常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