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指出,美国有超过60%的成年人曾经在儿童时期至少经历过一次童年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童年不良经历包括身体上、情感上或性虐待、对身体照顾和情感的忽视、在家中目睹暴力的划面、严重的精神疾病或滥用药物。除此之外,研究也指出接近25%的成年人(很有可能被低估了)曾经历了三个或更多的童年不良经历。

童年不良经历带来的后果会因人而异,有些成年人可能会有轻度的焦虑和困扰,但亦能过着正常的生活;有些成年人则可能受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症状困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有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典型症状包括经历情绪重现、长期感到羞辱、自我遗弃、内在批判和社交焦虑。情绪重现所指的是儿童时期受创伤的强烈情绪突然回归。例如,我的其中一个求助人在与一群人或熟悉的朋友参与正常的社交聚会时,会突然感到恐惧和不知所措。

即使电影《天能》中的演算机是纯属虚构,但从童年不良经历中逆转走出来是有可能的。心理治疗能够帮助那些曾经因童年不良经历而受创伤的人,例如减少内在批判、为失去一个「不错」的童年而哀伤、处理被压抑的情绪,以及静观为基础的治疗等等。除此之外,如果那个成年人有幸与关心他的伴侣发展良好的亲密的关系,那就能够充当《天能》中的演算法,逆转被父母虐待的伤害。正如电影其中一个角色说:「你必须开始以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透过新的滋养和充满爱的关系,人们可以开始以新的视角看待人际关系,从童年不良经历中造成的伤害中康复过来。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那些拥有高功能的成年求助人大多都会否定自己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症状。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别人并不相信自己已经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或家庭生活美满的同时,仍然会遭受内在的痛苦。他们可能会感到绝望,认为没有人了解自己(甚至那些精神健康专业人士也不能理解他们),倾向不向他人谈及自己儿时的创伤经历,所以更不用说逆转童年不良经历所受的伤害。我想说的是,对于那些因童年不良经历而遭受内在痛苦的人来说,有一种不算最完美和最完整的「演算机」是可以使用的。 电影中的其中一句说话让我感动——「发生过的事情,已经发生。」这意味着我们绝对不能删除童年不良经历,但是我们有可能以新的方式看待它,并从当中的伤害康复过来。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只是单纯地聊天吗?

尽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在香港变得愈来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许多人都会对心理治疗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我需要付款给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问题又是否达到一样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疗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吗?」;「是不是只有疯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心理治疗不是什么。

从更广泛的意义理解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发展

自1997年以来,香港人面对这个城市不同方面的变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对的事情时,都会问我有关身份及其发展的问题。到底什么是身份呢?如何能够概念化一个人在生命中的身份发展?当我们把「香港」称为自己的家乡时,可能会透过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独特的叙事来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对这个城市中一些可以预见的变化时,可能担心会因此而影响正在处于不同生活阶段的香港人的身份发展。事实上,对于香港人这种特殊身份的改变仍然充满很多不确定性。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研究身份发展的概念,便有机会意识到任何身份发展都存在许多个人上的差异。

面对逆境是英雄之旅的一部分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奇异博士》描绘了一位富有而着名的神经外科医生的「英雄之旅」,这位医生就是傲慢的奇异博士。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双手受到创伤,令他无法进行手术。在寻求治疗双手的旅途中,他前往卡玛泰姬(Kamar-Taj) 寻求巫师的帮助。经过巫师和古一的培训,奇异博士的双手康复了。奇异博士决心踏上保护地球的旅程。根据美国文学教授Joseph Campbell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这是一段寻求真实自我的旅程,我们能够在生活上做一些比自己更伟大的事情,从而获得内在的满足,感受生活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