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與具備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相處時,培養靜觀是很重要的

我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他幾乎每天在辦公室都被那位看起來具有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上司欺凌。每當他的上司經過他的座位時,她都會拿起一些物件然後肆意批評他。例如,有一天早上,當她經過他的座位時,她評論他的西裝顏色非常不專業,批評他對職場服裝要求沒有任何常識。在另一個例子中,我的求助人向上司提交項目計劃書。但是她在沒有認真閱讀及進行徹底研究的情況下,批評他對計劃一無所知,並且作出嚴厲的負面評價。然而,我的求助人實際上在遞交計劃書前曾諮詢過數位同事的意見,他的同事們都稱讚計劃書的質量非常高,以及充分表現出他對相關領域有透徹的理解。鑑於我這位求助人的性格特質,每當受到上司的批評時,他總是表現得極度順從和軟弱。除此之外,當上司試圖要求他負責超出其職責範圍以外的工作時,他也不知道如何拒絕。我這位求助人如何與這位上司相處,以便他能夠在職場上更加保護自己?

如果我的求助人不希望在與上司相處的期間被操縱和受到欺凌,他需要意識到自己的慣性傾向和對方的行為模式會影響他的判斷和思維。要培養這方面的意識,他需要恆常地練習靜觀。當我的求助人能夠培養靜觀覺察,在上司欺負或操縱他時,他就更有機會注意到內心突然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譬如,面對上司評論他的衣著打扮時,他留意到自己感到傷心和羞恥,下一步就能開始反思自己的這些感覺。當他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時,或許意識到他實際上接受了上司的評價,認為自己的衣著品味非常差。事實上,透過培養靜觀覺察,我的求助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收到上司的負面評論後,馬上希望重新撰寫另一份計劃書。在這種情況下,他可以反思自己的慣性傾向,無需過於遷就去重寫計劃書。

通過恆常進行靜觀練習,我們就能逐步發展和培養在上述例子中提及的靜觀覺察,從而以此與具備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相處和互動。我們可以每天進行不同的正式靜觀練習,例如靜坐練習、身體掃瞄或靜觀步行等。實際上,我們也可以在日常生活的活動中多培養靜觀,包括進食、刷牙或洗澡時。很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培養靜觀需要毅力和持之以恆地練習。這是一個無止境的練習,有助我們避免跌進自戀者的陷阱。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我不能阻止自己不停滑手機?社交媒體成癮與神經系統的關係

最近發行的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探討了社交媒體危害使用者的現象,包括對使用者的利用、社交媒體成癮問題、以及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和在政治上的使用。你是否有朋友無法控制自己每天過度使用社交媒體?你是否經常無法控制地開啟社交媒體?你是否遇到一些朋友每天都會在社交媒體上多次發佈有關自己個人生活的照片或貼文?

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很多從事航空業工作的人士,包括飛機師、空中服務員都因疫情而失業。當中有不少人能夠跳出原來的框框,透過積極的態度和創造力開展新的事業。其中一個例子是一名香港的飛機師在失業後考獲巴士駕駛執照,並成功轉行成為巴士司機。他的靈活性啟發了我們無需在固定自我形象的框架內束縛自己。好消息是當任職了幾個月巴士司機後,他又重新獲得飛行員的工作。人類很容易運用左腦來進行標記和分類,以便我們可以更具體地了解自己。但問題是,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對童年缺乏父母的愛與培育的哀悼

在新上映的漫威電影《尚氣》中,其中一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尚氣與父親文武之間的關係。由於尚氣在年幼時喪母,因此父親對他的教養非常嚴厲和苛刻。尚志的童年毫不典型,而且對父親的感情也十分複雜。事實上,在電影接近尾聲的時候,尚志甚至為了拯救母親的家鄉,可能需要殺死自己的父親。對於那些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父母足夠培育的人來說,他們在成年後的生活遇到各種的困難是很常見的。例如,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缺乏一個榜樣而難以與別人保持豐盛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無法與他人交往。實際上,孩子在童年的時期需要透過父母提供不同種類的培育方式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