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當我們對外界壓力反應過度時,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在一生中,我們都無可避免地承受過壓力。有時候,由於人類的局限性和受環境因素所影響,我們有機會因為壓力事情而經歷創傷。結果,基於這些創傷對我們的影響,我們可能會在往後的日子因面對類似的外部壓力源而作出過度反應。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之前的親密關係中經常被她的前男友批評和貶低。在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我的求助人覺得自己是渺小無能的,在事業上不可能有任何的成就。與前男友分手後,她在一家公司任職中層管理人員。事實上,她的工作表現非常出色,更在最近升職了,新的工作崗位是由一位非常挑剔的上司所管理和監督。一天,她的上司對她所寫的商業計劃給了一個小小的負面評論,並建議她修改一下。她在會議中突然變得極度情緒化,直截了當向上司表達出防禦反應,令她的上司感到非常驚訝。過了一會兒,她反思自己在會議中的防禦心理,認為自己反應過敏了。在事情發生的第二天,她就自己的過度反應向上司道歉。

我的求助人作出的過度反應是一個能夠展現大腦中觸發錯誤警報的例子,理性大腦被劫持導致無法正常運作。在我們的大腦中,邊緣系統中的杏仁核負責在偵測到環境中的威脅時向我們發出警報。它的反應是自動和迅速的,以防我們錯過了保護自己的機會。經歷創傷後,我們的杏仁核可能會變得過度敏感,甚至有機會在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亦被刺激。當杏仁核被那些我們視為威脅的刺激物所觸發時,它就會馬上向壓力荷爾蒙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傳送即時訊息以啟動反應。這個過程比從理性中心(額葉)所發出的訊息來判斷是否真正的威脅更快。

在一般的情況下,額葉的內側前額葉皮層讓我們能夠理性地分析即將來到的訊息,並判斷我們是否真的面臨威脅。對於那些曾經經歷創傷的人來說,他們較難在杏仁核和內側前額葉皮層之間維持平衡。當一個人被與以往的創傷經歷相關的刺激物觸發情緒時,杏仁核的即時啟動反應會顯著增加,內側前額葉皮層的活動則會減少。這就是杏仁核劫持內側前額葉皮層的時候,額葉的抑制功能將受到阻礙。

為了有效應對壓力,我們需要保持杏仁核和內側前額葉皮層之間的平衡。一方面,我們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令杏仁核的反應不會過激而劫持額葉。定期進行靜觀練習或練習瑜伽有助我們學習調節情緒,從而增強我們管理它們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們亦可以透過重置自主神經系統來調節情緒,如進行腹式呼吸練習、漸進式肌肉放鬆練習和培養紮根等。

事實上,對於那些沒有經歷過創傷的人,他們亦有機會在某些情況下作出過度反應。通過了解大腦的理性部分和情感部分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調節自己的情緒。事實上,當我們反應過度時,對自己慈悲是很重要的,畢竟我們都是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抑鬱而鬱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因工作壓力辭職後感到異常沮喪,並失去動力進行所有休閒活動。他告訴我說:「即使現時我不需要工作,但是我也沒有動力去鍛煉身體和照顧自己,這讓我感到非常無能為力。」事實上,他在上一份工作的時候承受巨大的壓力,被診斷患上適應性障礙,受到嚴重的抑鬱和焦慮情緒所影響。結果,他決定先辭掉工作稍作休息。對於辭職後的生活,他抱有很高的期望。他計劃每天到健身中心鍛煉身體,以及實行更健康的飲食計劃來減肥。此外,他亦計劃參加一些網上的商業分析遙距課程來增值自己。當過了最後工作天後,他發現自己仍然十分沮喪,更缺乏動力執行自己所訂下的計劃。他批評自己非常懶惰,把自己貶低到一文不值。與還未辭掉工作的時候相比,他看起來更為抑鬱。

你是一個高敏感的人嗎? 從研究實證來看,我們需要避免病理化那些於感官刺激上較為敏感的人

你容易被外在的刺激所淹沒嗎?你擁有高於平均水平的同理心嗎?你是否很容易經歷高水平的情緒反應?假如你對以上的問題的回答是「是」的話,你可能具有一種與基因相關的氣質特徵,就是感官處理靈敏度(Sensory Process Sensitivity, SPS)。一般來說,具備這種特徵的人被稱為高敏感的人(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然而,這些人的性格特質可能容易被人誤解,例如他們有機會在五大因素模型問卷(NEO-PI-3)中於神經質得分較高和外向性得分較低而被認為患有某種精神障礙。除此之外,他們的感官處理靈敏度亦有機會令他們更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或抑鬱。事實上,這些心理健康問題某程度上可能與別人對他們所產生的誤解,以及所經歷的刺激和被歧視相關。最新針對高敏感人士的研究結果有些什麼呢?

與具備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相處時,培養靜觀是很重要的

我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他幾乎每天在辦公室都被那位看起來具有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上司欺凌。每當他的上司經過他的座位時,她都會拿起一些物件然後肆意批評他。例如,有一天早上,當她經過他的座位時,她評論他的西裝顏色非常不專業,批評他對職場服裝要求沒有任何常識。在另一個例子中,我的求助人向上司提交項目計劃書。但是她在沒有認真閱讀及進行徹底研究的情況下,批評他對計劃一無所知,並且作出嚴厲的負面評價。然而,我的求助人實際上在遞交計劃書前曾諮詢過數位同事的意見,他的同事們都稱讚計劃書的質量非常高,以及充分表現出他對相關領域有透徹的理解。鑑於我這位求助人的性格特質,每當受到上司的批評時,他總是表現得極度順從和軟弱。除此之外,當上司試圖要求他負責超出其職責範圍以外的工作時,他也不知道如何拒絕。我這位求助人如何與這位上司相處,以便他能夠在職場上更加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