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能否真正知道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嗎?

小時候,我們通常從父母的教育中得知電影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譬如,我們會視電影中的兇手是壞人,或是捉拿罪犯的警察是好人。可是,隨著我們逐漸成長,有機會意識到在一些複雜的情況下難以黑白分明地把一個人區分成好或壞。我們可能會因此而感到困惑,因為再也無法利用二分法的思維來將人們分類。這樣,我們會失去控制感並感到焦慮。

試想像一下,如果購物中心、餐廳和辦公室都裝上了閉路電視,甚至連家中每一個角落也有攝像機,記錄我們在不同地方和不同角度的一舉一動,將會令我們感到異常擔憂。因為我們會害怕其他人看到一些我們不想讓他們知道的行為。假如我們希望在同事面前擔當善良和「好」的角色,便會擔心他們看到自己在家中責罵孩子的模樣。如果我們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身邊的朋友的這些影像,還能夠歸類他們為「好」或「壞」嗎?

你是否有過以下的經歷?當你打算購買特定型號的汽車時,可能會突然發現馬路上很多人都駕駛著同樣型號的車。你可能會認為自己正在打算購買的型號非常受歡迎,但是為什麼自己在計劃購買之前從來沒有留意到它的受歡迎程度?對於這種現象的其中一種解釋就是,我們傾向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世界。譬如,如果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某位朋友經常發怖自己到裝潢和氣氛很棒的餐廳用餐,往往會認為對方在工作上不太忙碌或工作壓力較少,甚至誤解他的生活完全沒有壓力。

當然,運用二分法將事物分類對我們是有益的。例如,對於那些向精神科醫生尋求幫助的人,精神科醫生就他們的情況必須作出診斷,以便開出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以二分法來了解一個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是有用的。然而,在不同精神疾病的類別之間的界線實際上是在類別之聯繫,這種分類區分了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和沒有患上精神疾病的人,但同時又將這兩個類別聯繫起來。

例如,一個人向精神科醫生諮詢他是否患有思覺失調。他一直不停地問著相同的問題,因為他一直懷疑自己患有思覺失調。然而,精神科醫生說他沒有患上思覺失調,因為他沒有出現幻覺或妄想。一方面,他沒有出現思覺失調的症狀。但另一方面,他對自己患上思覺失調的想法是一種心理問題。因此,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況都會出現灰色地帶。

當我們知道世界上的事物比兩個類別或更多類別複雜得多時,便需要學會從更多的角色來感知一個情況或現象。事實上,我們無法感知所有的角度。至少,我們能夠覺察自己對某些角度一無所知。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更開放地接受那些與家人或朋友相關不可接受的事情。當我們能夠採取更多的觀點來看待事物,並意識到人類的複雜性時,便能更加放鬆。這樣,我們就不會輕易地把人們歸類為「好」或「壞」。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麼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只是單純地聊天嗎?

儘管尋求心理治療服務在香港變得愈來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麼是心理治療。許多人都會對心理治療有疑問,例如「為什麼我需要付款給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與朋友討論自己的問題又是否達到一樣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療我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嗎?」;「是不是只有瘋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要解答以上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心理治療不是什麼。

苦難的兩枝箭

每個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無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傷的心理痛苦。相信沒有人會否定他們曾經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經歷。為什麼有些人在經歷那些無可避免的痛苦時顯得如此平靜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卻在面對痛苦時變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這紛亂的世界中擁抱無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過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診斷患病前也一直恆常地規鍛煉身體。四十多歲的她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穩定的事業,亦沒有太多的工作壓力,患上癌症是的確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療的過程為她帶來不少創傷,治療所帶來的各種副作用令她變得虛弱,體重亦明顯減輕,身體出現惡化的情況。經過多個月以來的治療,她的情況得以舒緩,可以逐漸恢復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緩後,她覺得新的生活模式變得難以適應。她還認為自己因為患病而變成一個有缺陷的人,經歷無比的沮喪。由於她可能無法回復以往豐富而積極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恥。此外,即使與腫瘤科的醫生會面跟進情況,亦會讓她經歷高水平的焦慮。事實上,患上癌症後的她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她,時光無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過上往日的生活,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靜的心態來接納和適應這個新的「自我」?她要怎樣做才能繼續過著快樂和滿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