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如何能夠有效地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認知?

當我們面對挑戰或困難時,通常都會經歷各種負面情緒,如悲傷、焦慮或憤怒等。我們或許會很努力地擺脫它們,這也是人之常情。在經歷這些負面情緒時,往往亦伴隨著負面認知。譬如,一位被上司批評的員工可能會感到羞恥,並認為自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如果我們嘗試與朋友分享我們的負面情緒或負面認知,他們可能傾向建議我們進行正向思考,這樣就會感到更加積極。然而,這實際上是說易行難。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無論如何努力擺脫這些負面情緒或認知,它們都難以消失。事實上,當這些負面情緒出現時,我們可以嘗試接納它們並以開放的心態來處理。那麼,我們該怎樣做?

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明白我們越是極力擺脫內在的負面情緒和認知,就越有機會被困於當中。相反,當它們出現時,如果我們承認它們並以接受和慈悲觀察它們,這些感覺或想法就不會加劇。透過意向、好奇心和善意來看待我們的負面情緒和認知,將有助我們逐步走出惡性循環。事實上,部分消極的想法或感受可能因應當前的情況是有根據的。譬如,如果我其中一位求助人被診斷出患上癌症,她感到擔心和悲傷是合理的。無論我們的負面情緒或認知是否有根據和合理,我們更適合隨著它們高低起伏如滑浪一樣,並非與它們對抗。

當承認自己的負面想法和感受後,我們就可以學習觀察它們的本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在即時反應與負面情緒及認知之間創建一個空間。這種與負面情緒和認知的分離使我們不會認同它們。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加安定心神知道這些感覺只是我們的感覺,這些想法只是我們的想法,它們有機會無法充分反映我們所面對的現實。結果,我們就能夠減少因應當前情況作出衝動和非理性的行為反應。譬如,當我們的一位朋友兩天沒有回覆我們的短訊時,如果我們能夠觀察自己憤怒情緒和認為自己被遺棄的想法,或許能夠在向對方傳送責備的短訊和解釋這個情況的負面情緒和思想中建立一個空間。這樣,我們可以探索其他能夠解釋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並採取相應的行動。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向另一位共同朋友發送短訊詢問有關那位朋友的近況,看看他或她最近過得怎麼樣。

當我們能夠在負面情緒和衝動反應之間創造空間時,就有更多機會反思我們的價值觀和目標。以上述的例子為例,儘管我們因為朋友不回覆我們而感到憤怒和被拋棄,但同時亦反映出我們擁有人類的善良和與人聯繫的價值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知道與這位朋友保持聯繫更加合適。然後,我們可以選擇向那位朋友再發送另一個訊息,以便跟進早前的事宜。我們可能會發現對方在前兩天非常忙碌,錯過了我們的短訊。當他或她收到我們的第二個短訊時,我們或許會收到對方更真誠的回覆。

如果我們未能恰當地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認知,便很容易陷入無助和被困的狀態。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可能會選擇不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行事,最終更有機會感到後悔並失去生命中寶貴的機會。如果我們希望擁有富有意義和成果的生活,那麼學會明智地以適應性的方法來處理我們的負面情緒是尤關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當我們被困在現時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變時,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會上,經常都會聽到自己的朋友訴說工作十分無聊,但卻不願意承受辭職帶來的風險。疫情大流行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增加了人們擔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結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現時的日常工作,仍然會寧願繼續留在現時的崗位,避免作出轉變。任職超級市場的收銀員或是客戶服務中心的接線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們有機會好好享受工作嗎?當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複地執行相近的任務時(例如外科醫生每天都要做手術或是音樂家在常規表演中演奏樂器),如何能夠避免工作倦怠?

成為「社交蝴蝶」是積極發展人際網絡的唯一途徑嗎?

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都會欣賞那些非常擅於交際、有魅力和屬於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因為他們看似擁有強大的社會資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擁有幾萬個聯繫人,或在Facebook 上擁有幾千個朋友,在網絡上都會不時看到他們與不同人士參與聚會。在社會上,那些人脈廣闊和社交能力強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揚,人們都普遍認為他們更成功和更具影響力。事實上,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場合都是最受歡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或擁有與他們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於建立人際網絡?你需要學習成為一隻「社交蝴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