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成為擁有獨特剛柔並重特質的人

最近,電影《Barbie芭比》成為城中熱話之一,很多人都觀看了這齣電影。在他們當中,不少人可能在童年時期擁有過一個或多個芭比娃娃。誰不想成為那個生活於完美世界中擁有固定形象的理想女性?電影中Barbie生活於芭比樂園,它是一個母系社會,當中由女性佔據主導地位並擔當既重要又成功的角色。由於突然意識到生命的有限,以及她完美身材出現了一些變化,Barbie在Ken的陪同之下前往現實世界尋找她的主人。當Ken了解過現實世界中的父權制度後,他回到芭比樂園對其他Ken進行了相關教育,及向其他芭比娃娃灌輸順從角色的觀念,接管了這個樂園。最終,當Barbie重新獲得掌控權後,她意識到以往的母系制度對於一眾Ken不公平,並為自己對Ken的忽視而道歉。Ken亦意識到自己缺乏身份認同,一生中只懂依賴Barbie。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經常留意到人們依靠母系或父系觀念來獲得對異性的控制和權力。譬如,一位女士為了擁有完美的身材,以及在企業階梯中獲得最高職位而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甚少關注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她也從不嘗試接觸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如悲傷、遺憾或羞恥等。這位女士在家庭中傾向擔任主導的角色,並認為丈夫處於從屬地位。在另一個例子中,一位男士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業上,同時掌控家庭的一切,期望他的太太成為一個順從的家庭主婦。他不曾傾聽太太和孩子的內心感受,亦沒有意識到太太因被他忽視而感到抑鬱。此外,他很少與自己的情緒建立聯繫,並傾向在面臨巨大壓力時壓抑自己的情緒。事實上,這些人的心理發展不夠成熟,因為兩者都依靠自己的剛陽的特質來生活,習慣以競爭性、支配性、控制性和成就來作為標準。

根據榮格心理學所指,每位男性都有女性的元素,而每位女性也有男性的元素,一個人在其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覺察到自己的異性元素。然而,這些異性元素往往存放於我們的潛意識中,並經常被我們投射到重要他人的異性身上。例如,上述的男子可能將自己的女性元素投射到他的太太身上,認為表現得有感情和關心是太女性化了。他甚至可能以一種極度男性化的方式行事,藉此誇大他的男性元素。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意識到他將女性元素投射到太太的身上。由於這位男士過於依賴這種投射,他在不知不覺中以此作為整體來生活,實際上他是非常依戀他的太太。對他來說,放棄這種投射是非常困難,導致促成一種男性在父權觀念下刻板的行為模式。

在電影《Barbie芭比》的結尾,Barbie意識到她傾向依賴自己剛陽的男性特質,渴望追求完美、獲得成就和佔據主導的地位。她還鼓勵Ken開展屬於他自己的旅程,尋找兼具男性和女性特質的真實自我。只有當Barbie和Ken認識到自己的異性特質時,他們才能擁有自己的真實身份和獨特性。另外,當他們能夠學會有時候憑直覺來作出判斷和促進培育,以及嘗試與自己的內在情緒建立聯繫,他們才能發展他們的獨特性。與此同時,他們的人際關係就更有機會變得更為健康和豐盛。這樣,他們就不會受到刻板固定的標準所束縛,只以典型的女性或男性的方式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我不能阻止自己不停滑手機?社交媒體成癮與神經系統的關係

最近發行的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探討了社交媒體危害使用者的現象,包括對使用者的利用、社交媒體成癮問題、以及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和在政治上的使用。你是否有朋友無法控制自己每天過度使用社交媒體?你是否經常無法控制地開啟社交媒體?你是否遇到一些朋友每天都會在社交媒體上多次發佈有關自己個人生活的照片或貼文?

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很多從事航空業工作的人士,包括飛機師、空中服務員都因疫情而失業。當中有不少人能夠跳出原來的框框,透過積極的態度和創造力開展新的事業。其中一個例子是一名香港的飛機師在失業後考獲巴士駕駛執照,並成功轉行成為巴士司機。他的靈活性啟發了我們無需在固定自我形象的框架內束縛自己。好消息是當任職了幾個月巴士司機後,他又重新獲得飛行員的工作。人類很容易運用左腦來進行標記和分類,以便我們可以更具體地了解自己。但問題是,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對童年缺乏父母的愛與培育的哀悼

在新上映的漫威電影《尚氣》中,其中一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尚氣與父親文武之間的關係。由於尚氣在年幼時喪母,因此父親對他的教養非常嚴厲和苛刻。尚志的童年毫不典型,而且對父親的感情也十分複雜。事實上,在電影接近尾聲的時候,尚志甚至為了拯救母親的家鄉,可能需要殺死自己的父親。對於那些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父母足夠培育的人來說,他們在成年後的生活遇到各種的困難是很常見的。例如,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缺乏一個榜樣而難以與別人保持豐盛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無法與他人交往。實際上,孩子在童年的時期需要透過父母提供不同種類的培育方式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