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在 2023 年,讓我們更為專注於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

在2023年的開端,我們很多人會開始制定新年計劃,甚至希望實踐一些長期的抱負。對某些人而言,這可能會喚起他們的情緒。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被困於當前的角色中,未能朝著自己夢想的方向前進。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曾經是位專門幫助個人客戶解決疑難的專業人士,她在兩年前獲邀成為一間非牟利機構的負責人。自此之後,她開始將工作的重心轉移至處理關係、團隊管理和市場行銷上,甚少幫助他人處理個人問題。她承認接受這個職位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於獲得成就的需要。同時,她亦覺得自己只要擔任領袖的角色,就會受到很多人的尊重。然而,她逐漸地對目前的職位感到矛盾和不滿意,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更喜歡幫助個人客戶和培育他們。事實上,她發現自己根本不太享受擔任主管的各個方面,例如處理辦公室政治問題、制定營銷策略和需要常常出席不同的社交活動等。

由於受到集體價值觀所影響,我們選擇擔任一個新的角色是很常見。譬如,不少年輕女性仍然認為自己應該在30歲前結婚生子。從人類文化的集體價值觀來看,成為人妻和成為人母均被視為女性共同的重要里程碑。結果,不少女性可能隨波逐流,未曾反思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事實上,很多人在整個童年時期有機會因沒有達到他人的期望而受到重要他人的批評。這樣,他們可能會在沒有達到社會或身邊的人的期望下發展一種內在批判。此外,有些人可能曾經因沒有從眾而遭受歧視。例如,一名法律系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而非成為律師,當他的舊同學知道他是法律界的「局外人」後,便開始疏遠和孤立他,再也沒有邀請他出席任何舊同學的聚會。

鑑於我們傾向按照集體價值觀來行事,以及害怕被社交孤立,我們如何能夠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生活?首先,我們需要學習在當下保持自我覺察,這一點對於我們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行事是很重要,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注意到自己是否常常按照集體價值觀來作出選擇的傾向。例如,一個演員如果注意到他傾向純粹為了獲得更高的酬勞而接受不合適的工作,將更有可能拒絕一些與其形象發展不相符的電影拍攝邀請。學習把意識帶回當下的體驗亦有助我們擺脫在沒有按照他人的期望來行事時所產生的內在批判聲音。也就是說,上述的演員在拒絕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後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呼吸時,可能會覺察到認定自己不比同輩富有的內在批判。

其次,我們需要學習反思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觀。第一步是嘗試遠離那些傾向於符合社會要求的目標,並朝著符合自身價值觀的目標作出行動。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與自身價值觀重新建立聯繫?一個常見的練習是找一個我們不認識但尊重或欽佩的人,並細心反思他或她的生活故事。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想一想這個人有什麼觸動人心的地方。例如,是與他或她所獲得的獎項有關嗎?抑或是因為這個人對特定的群體作出貢獻?他或她是否貫徹一些我們也很珍惜的價值觀?

透過回答以上的問題,你也許發現這個人實際上擁有一些你在生活中也想獲得的品質。即使你在目前可能沒有按照這個人的價值觀生活,但內心深處可能渴望活出這些價值觀。有時候,考慮到那些對我們有所影響的社會期望,依據自己的價值觀行事並不容易。我們需要一定的勇氣和時間來逐步走向屬於自己的道路。就讓我們在2023年繼續不停地對生活多加反思,並按照我們的價值觀努力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電影《天能》與童年時期創傷的反思

如果你已經看過了電影《天能》,你可能會知道有關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夠令物體反轉並隨時間向後移動。在電影中,主角的任務是阻止使用演算機來逆轉整個世界,假若演算機的演算法被啟動,相信必定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世界亦會被毀滅。事實上,如果可以有意義地使用這些演算法,我會想把它用於逆轉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時期創傷經歷。

如何在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響下努力地回復正常的生活,由於香港的受感染個案減少,不少人都恢復過去喜歡從事的活動,譬如健身活動和瑜伽課程等等,並開始籌備實體的社交聚會。事實上,有些人可能因為疫情所帶來的困難(例如失業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擾。結果,這些人可能無法恢復以往喜歡的某些活動,他們如何在當前的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我們需要與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們的朋友很少主動找他們聊天或聚會,他們認為自己的朋友只會在有需要的時候才聯繫他們,往往都是打算尋求幫助或支援才會聯絡自己。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對於朋友來說並不重要,像俗語所說的「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朋友沒有把自己放在較優先的位置。在這個重視網絡通訊的時代,人們是否會傾向疏遠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對方幫助的時候才聯繫別人?抑或是我那些經常被朋友忽視的求助人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