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兒童時期的人際創傷的心理治療

在我心理治療服務中,比較常見的求助者是經歷人際創傷而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士。很多臨床問題,包括臨床完美主義、依附問題、自我形象低落和自我忽略都有機會與求助者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創傷經驗有關。一段健康的母嬰關係能夠促進小孩安全型依附的發展,媽媽能夠敏銳地對嬰兒發出的訊號作出反應,在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相反,如果一位母親未能持續地對於嬰兒發出的訊號作出回應,便有機會發展成依附問題。例如,如果母親只是偶爾透過愛心和照顧來回應嬰兒的需求,甚至有時表現出對嬰兒的敵意或傷害,便有可能發展成混亂型依附。嬰兒可能會感到很矛盾,他一方面可能想透過母親的擁抱得到愛和支持,但另一方面又會對母親的拒絕或敵對的情緒感到恐懼而想避開她。嬰兒這種避免衝突的方式有機會導致成年後發生各種類型的精神疾患,包括邊緣性人格障礙、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

對於那些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自我形象低落和對自我有負面的評價是很常見的。母親經常性的批評和拒絕可能會破壞孩子發展核心自尊的能力,特別是那些在母親照顧和識別需求方面反應不一致下成長的小孩,會較容易發展成核心羞恥。這些孩子在長大成人後,會傾向認為自己不受歡迎、毫無價值和覺得自己有缺陷。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那些具有核心羞恥感的人可能會持續擔心遭受到別人的拒絕或遺棄。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經常反覆地思考她的同事在工作上對她的評價,即使一些中性的意見,也會覺得同事可能不喜歡她。她會一直追溯和同事之間的對話,不斷地作出評估,因為她很擔心自己的言語會引起他們的反感。除此之外,她亦時常保持警惕,注視別人的面部表情,留意他人是否正在對她冷嘲熱諷。但事實上,她後來發現在很多場合對方都沒有諷刺她的意思。

對於那些在兒時遭受人際創傷的人來說,透過尋求心理治療處理依附問題和核心羞恥是十分重要的。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心理治療師和求助者都必須建立安全的聯繫,使求助者親身體驗一段以安全為基礎的關係。從長遠來看,這種安全的治療關係有助調節原始創傷關係帶來的影響。慢慢地,求助者可能會克服自身的依附問題,並開始在治療環境以外建立更健康的關係。雖然這個過程並不容易而且又費時,但對於具有依附問題和核心羞恥的人來說,透過這種以安全為基礎的治療關係,他們能夠建立一個更健康的自我形象和發展較健康的依附。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何在職場上增強對人際界限被侵犯的覺察並建立健康的界線?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逢星期日的晚上都會感到非常煩躁,但卻不知道箇中原因。從表面來看,他在處理工作方面做得很好,而他的上司亦很滿意他的表現。經過詳細的討論後發現,我的求助人並不知道自己在工作上屢次被他人侵犯界限,並未能在職場上與別人定立適當的界線。例如,他常常被要求參與自己所屬團隊以外的工作計劃和專案。每當同事要求他幫忙做一些不屬於他工作範圍內的事情時,他都會同意在辦公時間以外為他們工作。結果,他不但承擔著超過三個人的工作量,而且沒有獲得任何額外的補償。除此之外,他的性格較為內向,不太願意在下班後參與同事之間的聯誼活動。他的同事們喜歡下班後喝酒閒聊放鬆一下,但實際上他覺得討論八卦令人感到不舒服。在喝酒的時候,同事們也會詢問他的個人生活。然而,他擔心如果他拒絕赴約就會被同事們排斥或孤立,所以從不拒絕出席任何下班後的聚會邀請。每次聚會結束後,他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回到家後,他總是感到很累,除了呆坐放空之外什麼都做不了。他如何能夠增強覺察力識別職場上被跨越界限的違規行為,以及學習更有效的策略來設定健康的界線?

努力追求慾望及捨棄所有慾望的二分法思維

極簡主義在那些崇尚自由與平靜的人中越來越流行,我們可能經常看到以這種態度生活的人會放棄生命中的慾望和想要的東西。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開始奉行以最少的物質來過活,並捨棄所有不必要的物品。極端的是,他毅然辭去收入豐厚的工作,決定成為一位兼職補習老師,以自己的積蓄支持生活。他認為這樣就能得到他一直以來所嚮往的自由與平靜。經過深入和討論後,我們發現在他立志成為一位極簡主義者前,他失去了一次晉升的工作機會,以至於他覺得自己當前的職位毫無意義。事實上,他的內心深處非常渴望自己能夠升職。對於未能獲得這個機會,他亦很擔心自己作為公司資深管理人員的地位會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他對升職的願望是有問題的,因為它源自於對失去地位的恐懼。你認為獲得晉升的願望本身有問題嗎?我們是否應該放棄任何爭取成就的慾望來換取自由與平靜?

我們迴避面對因改變而感到恐懼的傾向

2024年已經過了接近一半,你是否因為沒有作出自己想要的改變而覺得原地踏步?你會否對於一些與改變相關的危機或不舒服的感覺而感到恐懼?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接獲上司的通知,公司將會於數個月後裁員,她正面臨失業的威脅。然而,她對於尋找新工作一拖再拖,亦缺乏動力規劃自己的未來。 當我問她為什麼遲遲仍不去尋找新的工作時,畢竟這對她來說是一件緊急的事,她告訴我她擔心自己的技能已經過時,並且害怕在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