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你準備好反思新年的生活意義嗎?

新的一年即將來到,每個人的慶祝方式也不一樣。對某些人來說,經過一年辛勤的工作,最渴望就是趁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並享受與摯親相聚的時光。對另一些人來說,這可能是讓自己反思過去一年在各方面的表現及制年新年計劃的好時機。鑑於近幾年的生活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和挑戰,部分人可能會面對失業、離婚或與健康相關的問題。有些人可能會因為覺得生活無法預測和缺乏掌控感而感到困惑和無助,他們可能會覺得生活不太有意義,因為自己的應對模式或計劃總是失敗。

正如法國哲學家Jean-Paul Sartre所言,我們作為人類,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生活亦沒有任何絕對的意義。事實上,我們是孤獨的,而且必須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意義。他還強調,我們有責任致力實現那些自己創造的意義。從這個層面來說,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意義的自由。然而,對不少人而言,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因為他們無法意識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並且需要對自己負責。為了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我們需要面對作為自己父母的孤獨感,以及經歷獨自在世界上探索的不確定性和焦慮。部分於童年時期經歷逆境和創傷的人可能在心理上還不夠成熟,難以成為自己的父母。因此,他們更難找到人生的真正意義。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或許需要透過接受長時間的心理治療來治癒傷口,才能夠自給自足。

儘管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根據奧地利精神科醫生Viktor Frankl的說法,意義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他指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沒有人能夠幫忙實現。他把人生意義分為三個方面。第一,作為人類,我們的創造是為了貢獻世界及成就自己。例如,一位醫學研究人員畢生致力於研究某種疾病的治療方法,這就是很多人對生命意義最普遍定義。有些人可能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找不到目標,亦未能找到特定的方向奉獻世界而感到迷茫。有些人則在自己第一個孩子出生後突然覺得自己的生命充滿意義,因為能夠在人生的里程碑中照顧下一代而有了新的方向,這些例子並不罕見。

其次,當與他人交流和參與不同類型的體驗時,我們也有機會從自己的世界中獲得靈感,從而找到生活的意義。對於那些熱衷旅遊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常見的人生意義類別。通過到世界不同地方遊歷,這類人能夠從自己的經歷和體驗中找到意義和獲得滿足感。事實上,第一類和第二類的生命意義不是互相排斥。譬如,一位藝術家可以透過創作有意義的藝術作品來激勵他人,或是就某些重要的議題引起他人關注,從而對世界作出貢獻。同時,這位藝術家全情投入地參與創作並體驗心流,享受創作這些藝術作品的過程。那麼,對於那些為世界付出並正在承受某種苦難的人,他們能否從付出中獲得一些東西?

第三類的生命意義是背負自己那些無可避免的痛苦。對Frankl來說,在奧斯威辛集中營中努力生存和承受苦難是具有一定的意義,他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並發展出一種有價值的心理治療方式。以那些殘疾人士和精神病患者的照顧者為例,他們可能在過程中承受痛苦,但同時因為對親人的生活帶來益處而別具意義。事實上,我們不應該局限自己的思想,認為一個人在承受痛苦時就不會有任何收獲。生而為人,給予和接受總在我們的生活中緊密相連。透過承受生活中那些無可避免的痛苦,我們亦能從這些寶貴的經驗獲得一些東西。

不論你在今年年終正在經歷什麼,現在可能是你稍為停下來反思生命意義的時候。如果我們努力地在生活中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探索,或許能夠制定對自己有意義的新年計劃。祝您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和創造自己的意義,新年快樂!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作為臨床心理學家,我可以治療我的家人或朋友嗎?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我的家人和朋友經常因為心理健康、人際關係和其他問題(例如工作壓力)向我作出諮詢。在我的社交圈子中,不時有人向我作出請求,希望我為他們的伴侶或密友進行正式的心理治療。我通常會禮貌地拒絕他們的請求,並盡力轉介有類似背景的專家為他們提供心理治療服務。為什麼在提供心理治療時保持適當的界限如此重要?而在什麼例外的情況下,心理學家能夠同時與某人建立多重關係?

移民的挑戰──勇氣令我們變得更強大

在最近兩年,愈來愈多的香港人正在考慮移民到其他國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不時都會有朋友與自己分享移民的想法和計劃,甚至有些朋友在沒有任何準備下便離開了。不同年齡層的人如果在缺乏規劃和社會資源下移居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也許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例如,年輕人可能會有經濟上的壓力,擔心自己在外國沒有穩定的工作來維持生計;中年人可能需要放棄原本安穩的生活而離開家鄉,除了為子女適應新的成長環境而擔憂,又要考慮是否帶同年長的父母移民而煩惱。

二分法思維扭曲了我們與他人分離性的感知

作為人類,我們都難以避免對一些與自己不相同的人作出自動化的批判。我們傾向批評別人做了那些我們不認同的事情或沒有作出我們認為必要的行為。例如,一位女士對於表弟的太太沒有出席農曆新年期間的家庭聚會而作出了負面的評價。她不斷地批評表弟的太太不懂得尊重長輩,說了不少中傷對方的說話。另一個例子一位母親認為兒子十分反叛和不正常,原因是她的兒子無視自己的反對,繼續與一位男同學交往。這名母親向心理學家尋求協助,希望能夠改變兒子的性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