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你會否因為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而感到焦慮?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與男朋友和親密朋友的關係中往往都缺乏安全感,每當她的男朋友沒有回覆她的短訊時,她便會擔心他正在和其他的女性在一起,或認為對方已經沒有那樣愛她了。她習慣在傳送短訊給男朋友後經常查看對方是否在線上而沒有回覆她。如果她發現男朋友「已讀不回」,她就會渾身不自在。正因如此,她誤解了男朋友不理會或忽視她,與他發生了不少衝突。此外,當男朋友有時候沒有接她的來電,她便會不停地打電話,直到對方接電話才罷休。事實上,相似的情況亦發生在她和密友的關係,她常常都擔心自己的好友不及時回覆短訊。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我們探討了她在關係中心神被佔據型(preoccupied attachment style)的依附模式。

我的另一位求助人在生活中一直都傾向避免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儘管他非常渴望與他人親近和被他人接納,但是他對於被別人拒絕感到害怕。由於他是一位非常能幹的專業人士,而且又是一位樂於助人和待人溫柔的男士,很多人都願意與他建立友誼或關係。然而,這位求助人傾向於拒絕與那些新相識的人建立更深厚關係的機會。當一些女性朋友為了和他發展而嘗試接近他的時候,他在初時也會試圖親近對方。但是每當關係變得非常親密時,他都會退縮並疏遠那些女性朋友。結果,他的行為變得十分矛盾和混亂。所有有機會與他發展成情侶的女性都認為他的態度冷漠,並不了解他內心害怕面對被拒絕的焦慮。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他需要探討和了解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可能有恐懼型(fearful attachment style)的依附傾向。

以上所提及的心神被佔據型和恐懼型的依附模式都與關係中的焦慮相關。那些傾向於這兩種依附類型的人往往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總是擔心被伴侶或親密朋友拒絕或忽視。

那些擁有心神被佔據型依附模式的人會不停地利用不同的策略來尋求他人的關注和愛,他們經常擔心伴侶或好友不關心自己。事實上,當這些人感到被忽略或拒絕時,他們都傾向過於敏感和作出過度的反應。結果,他們很容易會引發與伴侶和好朋友之間的衝突,導致彼此的關係變得更為疏遠。我的那位求助人就是對別人不及時回覆她的短訊十分敏感,原因是她傾向認為這就是別人不關心她或拒絕她的表現。當她一心想像被拒絕的可能時,她無法客觀地看待當前的情況,並因感到非常憤怒而對男朋友大發脾氣。

對於那些擁有恐懼型依附模式的人來說,他們傾向迴避與他人建立關係。事實上,他們非常渴望被愛和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可是,由於他們害怕被拒絕和自我形象低落,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於是便以一種令人困惑的方式來對待他們的伴侶和朋友。當這些人擔心伴侶或好友與自己在情感疏遠時,他們會拼命地嘗試獲得對方的關注和認可。另一方面,當他們的伴侶或好友在情感上接近他們時,他們又會擔心自己會被對方傷害而遠離他們和避免過於親密。事實上,他們深信自己的伴侶和好友無法提出情感上的支援,因此傾向以消極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導致在彼此之間造成距離和減少對對方的同理心。

不論一個人是擁有心神被佔據型還是恐懼型依附模式,他都會認為自己在人際關係中不值得被愛。有鑑於此,在親密的關係中,人們可能因恐懼型依附模式而表現出高度的迴避或在心神被佔據型依附模式中傾向更加接近對方。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我不能阻止自己不停滑手機?社交媒體成癮與神經系統的關係

最近發行的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探討了社交媒體危害使用者的現象,包括對使用者的利用、社交媒體成癮問題、以及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和在政治上的使用。你是否有朋友無法控制自己每天過度使用社交媒體?你是否經常無法控制地開啟社交媒體?你是否遇到一些朋友每天都會在社交媒體上多次發佈有關自己個人生活的照片或貼文?

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很多從事航空業工作的人士,包括飛機師、空中服務員都因疫情而失業。當中有不少人能夠跳出原來的框框,透過積極的態度和創造力開展新的事業。其中一個例子是一名香港的飛機師在失業後考獲巴士駕駛執照,並成功轉行成為巴士司機。他的靈活性啟發了我們無需在固定自我形象的框架內束縛自己。好消息是當任職了幾個月巴士司機後,他又重新獲得飛行員的工作。人類很容易運用左腦來進行標記和分類,以便我們可以更具體地了解自己。但問題是,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對童年缺乏父母的愛與培育的哀悼

在新上映的漫威電影《尚氣》中,其中一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尚氣與父親文武之間的關係。由於尚氣在年幼時喪母,因此父親對他的教養非常嚴厲和苛刻。尚志的童年毫不典型,而且對父親的感情也十分複雜。事實上,在電影接近尾聲的時候,尚志甚至為了拯救母親的家鄉,可能需要殺死自己的父親。對於那些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父母足夠培育的人來說,他們在成年後的生活遇到各種的困難是很常見的。例如,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缺乏一個榜樣而難以與別人保持豐盛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無法與他人交往。實際上,孩子在童年的時期需要透過父母提供不同種類的培育方式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