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面對眼前的各種困難,我們更需要覺察自己的「內在聲音」去應對挑戰

生活無疑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對於一些突如其來的轉變也許令人無所適從。對於一些外在環境因素,沒有人能夠完全控制或是改變,面對著眼前各式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該如何好好管理自己的生活?

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不安和焦慮感覺,很容易令人企圖拼命控制和尋找確定性。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在失業率持續上升的環境下,只有不停加班工作爭取表現才能不被解僱。有些人為了時時刻刻緊貼國際時事或是疫情的發展而頻繁地查看手機的最新資訊,甚至每晚都是拿著手機不自覺進睡。有些人可能認為避免感染的唯一方法是拒絕所有社交活動,留在家中。面對不同方面的壓力,我們難免會感到徬徨,甚至有可能因為負面情緒而出現認知謬誤,思考方式變得非黑即白。

你每天有花時間好好地與「自己」相處嗎?在用餐的時候,很多人都習慣狼吞虎嚥地吃飽就足夠了,腦海內都只想不停想著工作的事務,並沒有好好品嚐食物。在上班或下班的路上,有些人習慣快步行走,從沒有細心留意身邊的事物。有些人在生活作出決定時總是事事以他人優先,忽略自己真正的意願和需要。事實上,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我們往往忽略自己的「內在聲音」和照顧自己的需要。「內在聲音」可能包括自我批評、自我懷疑,又或是對於生活中真正想要的事物因為其他外在的因素而感到矛盾。其中一個例子是當一個人從電話得知自己的好友被解僱時,便為自己正在品嚐美食而感到內疚。而事實上,這個人在工作上亦承受著莫大的壓力,已經連續十天沒有休假了,只是剛好在休假時為自己安排一個飯局來放鬆一下。但是,由於她的「內在聲音」對自己作出了批評,指責自己不應該在好友傷心時享受假日的時光,讓她感到自責和傷心。

我們很容易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忘記了「自己」,特別是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也許繁忙的工作讓我們透不過氣,但是我們需要作息定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來保持身體健康。也許疫情仍然未受控令我們害怕受到感染,但是我們仍然能維持有限的社交活動與摯親聯繫,例如透過網上見面。面對眼前的挑戰,我們需要學習客觀、不帶批判地了解自己的需要和情緒,例如透過靜觀練習來培養自我覺察的能力。自我覺察對於提升我們整體生活的幸福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沒有人比自己在照顧自己和管理生活方面擁有更大的控制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嘗試優先考慮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有機會從自我探索中對自己有重新的認識,好讓自己更能制定實際的策略來應對挑戰。

就讓我們培養自我覺察,多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每天花點時間與自己好好相處,把自己先放在第一位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療的療程需要持續多長的時間?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擁有自戀型人格性格特質及衝動控制問題,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經常發脾氣的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動尋求心理治療。經過幾節的會面後,他開始對導致自己脾氣爆發的自動化認知謬誤有初步了解。由於他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地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是一條求助者經常問的問題,而且他們也期待他們的問題可以快速地解決。

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

也許很多人在一生中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我的求助人當中,不論是青少年、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知道答案。我的職業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別人對我外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抑或我腦海裏的思想就是我?

靜觀對話中的開放性和同理心

作為一間商店的常客,我在購物經驗中經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售貨員。在這個星期,我到了這間店舖打算購買那件想買一段時間的商品。可是,當我一進店時,其中一位售貨員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銷一件我沒有打算購買的東西。她不斷地告訴我那件商品的好處,以及店舖現時舉行的促銷活動。她一直不停地說話,我過了一段時間才終於有機會告訴她我打算買什麼。然而,她仍然鍥而不捨地向我推銷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並沒有向我推薦我想購買的那件商品。最後,由於我與售貨員之間缺乏聯繫,在沒有足夠的資訊和信心下,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購買。這就是在與他人對話時缺乏靜觀覺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