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電影《玩轉腦朋友2》中的「阿焦」與我們的自我意識

在電影《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 中,「阿焦」是韋莉腦內新加入的情緒角色之一。由於「阿焦」認為韋莉應該致力接近冰球隊的出色球員,藉此增加自己在球隊中取得一席位的機會,因此他接管了她腦海中的控制台。「阿焦」不斷地讓韋莉產生很多擔心的想法,如憂慮自己的表現不好和無法融入團隊中。結果,這讓韋莉逐漸對自己產生了很多自我質疑,亦導致她在比賽中表現不佳和被罰。韋莉這種由焦慮主導的自我意識也令她過度專注於和其他隊員建立新的友誼,傷害了她和另外兩位好朋友的關係。我們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有「阿焦」,這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提示我們可能面臨威脅或危險。事實上,最佳的焦慮水平有助於促進我們取得良好的表現。然而,如果「阿焦」一直佔據腦海中的控制台,這可能會對我們的自我意識產生負面影響。

在心理學研究中,不少理論都提出焦慮與自我意識的改為之間的關係。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高水平的焦慮,他或她有機會過度專注於威脅和危險。當「阿焦」佔據了主導地位,一個人可能會以消極的方式來反思過去的經歷和看待未來。譬如,在電影中,韋莉在床上一直反覆思考自己在第二天的比賽中表現未如理想的情況。結果,一個人就有機會開始質疑自我,繼而試圖採取過度的行動來爭取認可和接受。正如韋莉為了與冰球隊隊友而傷害她兩位親密的朋友。

在電影的後段,「阿樂」在「阿愁」和「阿尷」的幫助下回到韋莉的大腦總部。最初,「阿樂」認為她需要選用所有快樂和美好的記憶來取代韋莉的自我意識,然而,從「阿焦」的經驗來看,經過深思熟慮後,「阿樂」反思自己沒有權利幫助韋莉選擇自我意識。 最終,所有正面和負面的記憶都重新回到韋莉的腦海中。這有助韋莉形成一種新的自我意識,亦即是一種包含正面和負面自我的整體意識。

我們的「自我」都有正面和負面的一面,只有當我們擁有所有這些面向時,我們才能夠發現自己可以根據所面臨的不同情況來自由地選擇如何行動。譬如,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開始過度專注於爭取成功而忽略身邊摯親的需求,就可能需要擁抱這些負面的方面。然後,我們可以嘗試從中取得平衡來照顧他人。相反,如果我們反思自己傾向把所有時間都用於照顧或幫助別人,忽略了自己的需求,那麼我們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關注自己的需求。

人類是複雜的,我們的自我意識是動態的。對我們而言,學習更靈活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是非常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當我們被困在現時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變時,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會上,經常都會聽到自己的朋友訴說工作十分無聊,但卻不願意承受辭職帶來的風險。疫情大流行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增加了人們擔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結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現時的日常工作,仍然會寧願繼續留在現時的崗位,避免作出轉變。任職超級市場的收銀員或是客戶服務中心的接線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們有機會好好享受工作嗎?當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複地執行相近的任務時(例如外科醫生每天都要做手術或是音樂家在常規表演中演奏樂器),如何能夠避免工作倦怠?

成為「社交蝴蝶」是積極發展人際網絡的唯一途徑嗎?

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都會欣賞那些非常擅於交際、有魅力和屬於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因為他們看似擁有強大的社會資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擁有幾萬個聯繫人,或在Facebook 上擁有幾千個朋友,在網絡上都會不時看到他們與不同人士參與聚會。在社會上,那些人脈廣闊和社交能力強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揚,人們都普遍認為他們更成功和更具影響力。事實上,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場合都是最受歡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或擁有與他們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於建立人際網絡?你需要學習成為一隻「社交蝴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