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述情障礙及身心症狀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不時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長期痛症。透過全面的臨床面談,我發現很多這類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礙。述情障礙是指難以識別和描述個人的情緒,及從自己的身體感覺分辨各種情緒。促成這種性格結構的發展有多種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童年早期的發展環境和創傷等等。

識別和描述主觀情緒的能力是與父母調和孩子情緒的能力有關,他們亦需要有能力調節孩子的情緒狀態。此外,對於父母來說,把孩子的情緒狀態轉化成文字也很重要,因為這樣孩子才能和別人溝通、告訴別人自己的情緒。如果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建立他或她的情緖記憶,孩子便可能難以將自己非言語和言語的情感元素聯繫起來。其中一個例子是,當孩子心臟悸動、冒汗、或是呼吸急促時,可能無法意識和說出自己的焦慮,在不能建立情緖記憶下,孩子無法分辨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如果父母虐待孩子,他們可能無法調節孩子的情緒狀態。 結果,孩子亦不能發展反思和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可以將自己情緒帶來的生理反應和言語表達聯繫起來,便更容易調節自己的情感狀態。但是如果他或她難以建立這種聯繫,便很大機會產生長時間和不停重複的生理喚醒。結果,這個人在經歷了這些不舒適的身體感覺後,仍不知道那些生理喚醒的內在含義,不能與自己的情緒聯繫起來。這就是我那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常常感受痛楚最常見的潛在機制之一。

處理個人情緒狀態的認知缺陷亦與很多適應不良的情緒調節行為有關,可能包括酗酒、暴食或吸毒。有時候,有些人則會有傾向作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作為適應不良的情緒調節策略。

心理治療能協助增強患有述情障礙的人識別和描述情緒狀態的能力。例如,幫助他們識別、區分和標籤一個人的主觀情緒狀態。由於有述情障礙的人大多時候都缺乏想像力,所以把非言語和言語的情感元素聯繫起來是非常重要的。促進想像力能夠增強人對自己的情感狀態和緊隨其後調節情緒的意識。

各種身心症狀(例如疼痛)背後都有著不同的原因,述情障礙可能只是是導致這些症狀的因素之一。毫無疑問,增強識別和描述情緒能幫助那些擁有各種身心症狀的人。這種調節自我負面情緒的能力對於我們在工作、人際關係和身體健康等方面的表現是很重要的。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兒童時期的人際創傷的心理治療

在我心理治療服務中,比較常見的求助者是經歷人際創傷而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士。很多臨床問題,包括臨床完美主義、依附問題、自我形象低落和自我忽略都有機會與求助者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創傷經驗有關。一段健康的母嬰關係能夠促進小孩安全型依附的發展,媽媽能夠敏銳地對嬰兒發出的訊號作出反應,在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

也許很多人在一生中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我的求助人當中,不論是青少年、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知道答案。我的職業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別人對我外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抑或我腦海裏的思想就是我?

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購物狂,即使已經負債纍纍,仍然無法控制自己購物的衝動。她幾乎每天午飯時間都會去購物,並經常沉迷瀏覽網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裝、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場,都會有所收穫,絕對不會空手而回。事實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顏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會每天查看那些網上商店的最新庫存,確保自己能夠第一時間到實體店試身並購買。她的購物狂行為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和與男友的關係,因為債台高築而無法為籌備婚禮而儲蓄。為什麼她明明意識到自己購物狂的傾向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仍然忍不住繼續瘋狂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