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為什麼有時候我會對他人輕微的挑釁作出過度的反應?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他經常無法控制自己對岳母產生憤怒。某一天,他與妻子的父母一起共進午餐。當天他穿著了一件顏色鮮艷的襯衫,當他的岳母看到他的時候便立即向他的衣著打扮作出評價,批評他穿著得過分搶眼。雖然他能控制自己沒有即時對她大發脾氣,但是卻因為怒火中燒而無法好好享受午餐的體驗。當他與朋友分享這件事情時,他們否定了他的憤怒,並告訴他他反應過度了。他們指出他的岳母可能是嘗試建議他穿更適合的衣服來配合工作場合。對於沒有獲得朋友的認可和理解,我的這位求助人感到非常沮喪和孤獨。他完全搞不懂他的朋友是以什麼標準來認為他反應過度。你有嘗試過因為別人輕微的挑釁而作出過度反應的經歷嗎?

有時候,我們對某人或某件事情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會與其對我們挑釁的強度不成比例。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情緒反應可能與過去的情緒記憶有關。例如,對我的那位求助人而言,他對岳母的過度憤怒可能受以往一些負面情緒記憶所影響。在他與太太結婚之前,他的岳母一直要求太太要三思而後行,因為她認為我的求助人沒有足夠的能力在未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未能帶給女兒安穩的生活。當我的求助人嘗試透過為岳母烹調一頓豐富的晚餐來取悅她時,有時候也會受到她蔑視。

事實上,我們在當下的生活對某人的負面情緒記憶也有機會與自己在童年時期的重要他人相關。如果我們在和重要他人(如父母)的關係中有一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便可能因此而埋藏了一些對他們或自己的負面情緒記憶。例如,我那位求助人的母親是一位非常挑剔的人,常常苛刻地對待他。他自小無論做些什麼都難以獲得母親的認可,由於他需要被認可的需求無法滿足,導致他對自我產生羞恥感。當他的岳母批評他穿著色彩鮮豔的襯衫時,所引起的反應實際上也與他的過去有關。鑑於他需要被認可的需求不被滿足,他因此感非常憤怒和羞恥。結果,他就岳母一個簡單的批評而作出過度的反應。

事實上,我們有時候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作出了過度的反應,只是知道自己想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回應人和事。因此,了解自己過往的經歷如何影響我們尤其重要。對於那麼經常作出過度反應的人而言,接受心理治療來探索童年經歷和未滿足的需求可能是有助改善情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腦會發生什麼? (二)

我於上星期的網誌中講及當一個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戰鬥或逃跑反應),便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的癥狀,重覆經歷恐懼。在這種情況下,那人未能阻止大腦的神經系統不斷地提醒他有威脅的警報。到底有什麼可能的原因導致大腦的警報系統過度敏感,並不斷發出虛假警報呢?

偏見與歧視的一種解藥

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偏見和歧視,很多人都因自己的種族、性別、政治取向、社會階級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遭受某種偏見或歧視。在心理學的角度,偏見或歧視有可能是由於一個人投射了自己無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質到他人身上。那些對別人有偏見或是歧視別人的人,會由於投射了自己的負面特質而對被歧視者作出相應的行為;而遭受偏見或歧視的人有機會因為接受了這種投射,作出具有那些負面特質的行為。例如,一個傳統的中國岳父會把他的媳婦視為家中的下等人,而媳婦因為接受了這種投射,認為自己相比其他家庭成員次等,變得非常服從和事事遷就家人。

從香港電影《濁水漂流》探討自我慈悲和對他人慈悲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濁水漂流》可能打動了不少人的內心。電影內容講述一群在深水埗無家者被排斥,而他們珍而重之的個人物品被政府帶走的故事。最終,這群無家者提出民事訴訟,只獲得二千元港幣的賠償。電影中其中一位無家者是一名越南難民,他與妻子和兒子失去了聯繫。在社工的幫助下,這位越南難民終於與住在挪威的兒子恢復了聯繫。對於能夠透過網上看到兒子和與他交流,他感到異常驚訝和高興。除此之外,他充滿好奇心,渴望了解兒子生活的一切。然而,當他的兒子提出要到香港探望他時,這位越南難民卻要求他不要這樣做,臉上更流露出尷尬和羞愧的表情。可悲的是,作為一名曾經入獄的吸毒者和露宿者,他被自己的內疚和羞恥所淹沒,在服食最後一劑的海洛因後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