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需要擁抱自己的弱點,才能讓自己安定心神

在我的臨床實踐中,經常有一些完美主義者因不同的原因向我求助。例如,一位女士無法接受自己在工作中犯錯,經常在向同事發送電郵前再三重覆地檢查有沒有錯漏。此外,她的完美主義亦令她有嚴重的拖延問題。結果,她在工作的表現評核中獲得非常差的評價。在辦公室工作時,她長時間都處於高水平的焦慮。矛盾的是,她越是避免犯錯就越感到焦慮,並犯下更多的錯誤。她怎樣才能走出這個惡性循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安定心神?

在和這位求助人進行的其中一節心理治療中,我們一同探討她在犯錯時對自我作出嚴厲批評的傾向。在討論的過程中,她突然表現得十分痛苦,並告訴我她對自己如此挑剔感到很羞恥。事實上,正因為她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弱點,促使她的惡性循環持續不斷。她那些永無休止的自我批評和迴避面對自己的脆弱成為了進行心理治療的障礙物。

現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即使是那些看起來非常成功的人,他們也有其弱點和短處。對於那些有拖延傾向的人來說,他們很少會開始動手進行工作或執行計劃,很明顯地這是與他們往往希望在工作中取得完美的結果有關。要接受自己的弱點,我們需要放棄完全地控制結果的慾望,並學會接受一個事實,就是我們所有人都不時會犯下錯誤。另外,我們亦需要接受生活中有很多的未知之數。當我們越能夠接受自己的弱點和擁抱自己的脆弱,我們就會變得更加踏實和冷靜。

保持謙卑也對我們有益,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承認自己不是無所不能的,這種謙遜有助我們培養更強的自我意識。我們能夠以更開放的態度去看待新的思想和外在環境,促進我們的個人成長之餘,又可以增強我們的靈活性。事實上,向他人展示我們自身的弱點亦能夠增加人際關係中的信任和建立更緊密的聯繫。當我們讓其他人了解我們的弱點時,其他人就能夠更全面地認識我們。

如果我們更為接納和擁抱自身的弱點,將更有機會減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極為焦慮。當我們不會過度在乎別人如何看待我們,就能夠減少因掩飾自己的缺點或展示真實的自我而承受莫大的壓力。這樣,我們就在工作或進行日常活動時不太可能感到焦慮,更能夠安定自己的心神。

作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我並不完美,也有很多弱點。提醒自己需要擁抱這些弱點,以及不要害怕在適當的時候向他人展示,這些對我來說都很重要。儘管社會的集體價值觀重視人們要表現得精明能幹和獲取成功,但是我們也可以為自己獨有的完美主義而努力。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果父親或母親擁有自戀型人格,會對子女有什麼影響?

你會感到自卑和持續性地焦慮嗎?你會不停認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關係中嗎?你是一名完美主義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額完成?你會傾向因為信任的問題而與別人疏遠嗎?如果你對於以上其中一些的問題的回答有「是」的話,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兩位自戀型父母的影響。具有自戀型人格的父母有什麼特質?

覺察與自我有關的成癮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擁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體帳戶,並會不時發怖與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會或重要紀念日有關的帖文。當我們獲得別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評論時,我們會有滿足的感覺。事實上,這些「讚好」和正面的評論會刺激大腦中的獎勵系統並釋放多巴胺,令我們有愉悅感。我們會不斷地檢查手機應用程式彈出紅色圓圈的訊息提示,由於這是獎勵性的經驗,因此我們會更頻繁地發怖帖文,卻忽略了自己實際上是渴望大腦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來尋求興奮的感覺。

13 週年的反思——無止境的蛻變

當我回顧自己成為臨床心理學家二十年的歷程,我發現自己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道路和方式不斷地發展成長。今天是我私人執業的十三週年,回望過去,這趟旅程充滿各種的挑戰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數千位求助人身上學到不少有關人生的種種,他們讓我學會謙卑和靈活性。正正因為他們每個人都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我亦逐漸了解到心理治療的確揉合了科學和藝術的元素。我作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一方面是受專業培訓後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來為他人進行心理治療。另一方面,基於每個人的獨特性,我需要學習心理治療的藝術,就是以靈活和具創造性的方式來進行。事實上,沒有單一類型的心理治療能夠滿足每個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說,在心理治療中,沒有一種方法能夠適合所有人,因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