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能夠擁抱自己的瑕疵並原諒自己嗎?

我的一位朋友和我分享了她在旅行中於街頭市集購買到假玉的經歷,她提到自己在旅途中一直尋找有關如何辨別真假玉石的資料,並為有機會購買到假貨的可能性感到非常不安。她心裡一直想:「我真是個笨蛋,竟然受騙了!」她除了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和是一個失敗者,亦批評自己實在是太無知了。你有過和她類似的經歷,因為作出錯誤的決定而造成一些損失嗎?生而為人,我們都有機會犯錯,亦可能作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我們如何能夠擁抱自己的瑕疵並原諒自己?

對於那些傾向對自己抱有很高期望的人來說,當他們在生活中作出錯誤的決策時,通常都會出現很多自我批評的想法。在這些情況下,我們需要承認自己對自我作出批評,但是盡量避免相信它們等於事實。其實,想法只是想法,不一定能夠如實地反映現實。例如,在現實中,不少的玉石愛好者也曾經在收藏的過程中被騙,買到了假玉。對那些非玉石行家來說,購買到劣質的玉石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當我的那位朋友視自己的愚笨和無知只是想法時,她或許更有機會意識到這是在街頭市集人們常常犯下的錯誤。

事實上,犯下錯誤或作出令人後悔的決定總是令人難受和可恥的。我們怎樣可以原諒自己並接受這些缺陷?其中一項實際的策略就是視此為成長的機會。正如家喻戶曉的一句話——「我們都能夠從錯誤中學習」,當我們犯錯後,所學到的東西會比從一開始就做對了的多。我的那位朋友也許能夠因這次的經歷作出反省,明白到自己是因為一時的貪心才會犯下錯誤。她告訴我她在市集上看到一隻顏色非常漂亮的翡翠手鐲,心想如果到名牌的玉器店購入類似的手鐲定必要花不少金錢。當在路邊小攤看到那隻手鐲時,她馬上想到能夠省下不少錢,便二話不說地購買了它。實際上,她也沒有認真地檢查過這隻玉鐲的真偽。

如果我們能夠把錯誤視為學習的機會,便更有機會接受它並原諒自己。假如我們能夠接受人生的旅程是一個學習過程,將會帶來莫大的益處。沒有人是完美無瑕的,若然我們認為犯錯就意味著愚蠢或失敗,這樣的想法未免太過黑白了。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與生俱來的無知,又怎能夠學習呢?事實上,謙虛的人總是能夠學習到更多。

如果我們意識到所作出的決定或行為與對自我的期望之間存在差異,自我批評有時候也是無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極力試圖停止自我批評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會常常批評自己對自我作出批判,他們亦有機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有關的想法。然而,他們越是努力嘗試停止批判自我,這些自我批判越是揮之不去。更明智的做法可能是接受自我批評是很普遍,以及對自我培養更多的自我慈悲。

在人生的旅途中,讓我們更為放鬆地擁抱真實的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麼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只是單純地聊天嗎?

儘管尋求心理治療服務在香港變得愈來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麼是心理治療。許多人都會對心理治療有疑問,例如「為什麼我需要付款給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與朋友討論自己的問題又是否達到一樣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療我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嗎?」;「是不是只有瘋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要解答以上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心理治療不是什麼。

苦難的兩枝箭

每個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無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傷的心理痛苦。相信沒有人會否定他們曾經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經歷。為什麼有些人在經歷那些無可避免的痛苦時顯得如此平靜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卻在面對痛苦時變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這紛亂的世界中擁抱無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過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診斷患病前也一直恆常地規鍛煉身體。四十多歲的她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穩定的事業,亦沒有太多的工作壓力,患上癌症是的確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療的過程為她帶來不少創傷,治療所帶來的各種副作用令她變得虛弱,體重亦明顯減輕,身體出現惡化的情況。經過多個月以來的治療,她的情況得以舒緩,可以逐漸恢復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緩後,她覺得新的生活模式變得難以適應。她還認為自己因為患病而變成一個有缺陷的人,經歷無比的沮喪。由於她可能無法回復以往豐富而積極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恥。此外,即使與腫瘤科的醫生會面跟進情況,亦會讓她經歷高水平的焦慮。事實上,患上癌症後的她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她,時光無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過上往日的生活,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靜的心態來接納和適應這個新的「自我」?她要怎樣做才能繼續過著快樂和滿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