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在2022年的開始,根據自己的慾望設定目標是否上策?

在聖誕假期的其中一天,我和我的丈夫到餐廳享用一頓豐盛的午餐。當我到達餐廳的時候,我先去了一趟洗手間。當我正在洗手時,洗手間內的清潔女工問我吃過午飯沒有。我禮貌地作出回應,她向我報以微笑。然後,我看到她拿出自己的飯盒,在洗手間內吃得開懷。在我用餐前與這位清潔女工的簡單互動讓我反思一個事實,就是即使我在一間不錯的餐廳內用膳,也可能不會像她一樣感到這麼滿足和快樂。快樂和滿足感似乎與我們在生活中無限的慾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在訂立目標的時候是否需要完全消除所有的慾望?假如我們沒有慾望,又如何制定目標?

2022年剛開始了不久,很多人都會在生活各方面訂立目標,例如鍛煉計劃、飲食計劃或財務目標。在這些目標背後,包含了我們對健康、美麗或財富的渴望。一個人努力地追求健康的身體、具體吸引力的外貌或累積很多的財富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好好地照顧自己和滿足自己的慾望才是我們的責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是人類的自然傾向。生之為人,我們是無法完全消除自己所有的慾望,而且根據自己的慾望來制定目標並沒有錯。然而,當我們過度捉緊或追求滿足自己的慾望,便有可能因此而被困。也說是說,我們有機會因為自己的過分拚命而受苦。當人們過於努力追求實現自己的目標,以及極端地抓住自己的慾望時,很大機會會導致成癮的問題,或經歷焦慮和抑鬱。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無盡,永遠無法完全被滿足。當我們愈是執著於滿足自己的慾望,將難以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沒有慾望,也可能對我們沒有益處。近年,很多年青人開始過著失去動力的生活模式,也就是網路上常常看到的「躺平」態度。這些人採取一種完全不努力和完全放鬆的生活方式,他們並不會工作或學習,只是試圖在生活中什麼都不做。事實上,從長遠來看,這種生活方式可能會為他們帶來痛苦,例如是貧困、不良的健康狀況或與社會脫節。這種什麼都不做的極端態度也會衍生不同的問題,當人生沒有目標,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滿足感和幸福。

在2022年的新開始,我們如何能夠制定目標而不極端地追求滿足自己的慾望?我們需要學習對自己的慾望保持靜觀覺察,以及對於自己作出行動和實行計劃保持臨在。透過練習靜觀,我們需要學會不以自己的慾望來定義自己。例如,我們可以訂立一些目標來管理自己的健康、外貌和財富。重點是,我們要避免過分地追求成為一個非常漂亮或非常富有的人。當我們能夠專注地為實現目標而努力採取行動時,便能夠適時地調節自己的行為,避免沉迷於滿足自己的慾望。此外,若果我們試圖放鬆或放棄拚命地滿足自己的慾望時,要覺醒地避免抱著「躺平」這種極端的心態來生活。

對於上述所提及的例子,那位在餐廳洗手間內的清潔女工背後可能有著不同的原因令她處於這個狀況,而這些因素也有機會不是在她掌控範圍之內。我對她獲得真正的滿足感而作出反思,明白到她因應自己身處的位置仍然能夠為生活設定了一些可以實現的目標。我可以想像到如果她渴望在自己工作的餐廳享受一頓豐富的晚餐,她只會持續地感到不滿足和不愉快。當我們為2022年制訂目標時,不妨嘗試留意自己的慾望和考慮身處的外在環境。對我們而言,在沉迷於努力滿足慾望和完全放鬆之間尋求平衡是非常重要。讓我們在考慮自己的慾望和訂立一些可以實現的目標的同時,亦多加留意自己在為實現這些目標而採取的行動。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療的療程需要持續多長的時間?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擁有自戀型人格性格特質及衝動控制問題,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經常發脾氣的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動尋求心理治療。經過幾節的會面後,他開始對導致自己脾氣爆發的自動化認知謬誤有初步了解。由於他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地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是一條求助者經常問的問題,而且他們也期待他們的問題可以快速地解決。

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

也許很多人在一生中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我的求助人當中,不論是青少年、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知道答案。我的職業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別人對我外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抑或我腦海裏的思想就是我?

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購物狂,即使已經負債纍纍,仍然無法控制自己購物的衝動。她幾乎每天午飯時間都會去購物,並經常沉迷瀏覽網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裝、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場,都會有所收穫,絕對不會空手而回。事實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顏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會每天查看那些網上商店的最新庫存,確保自己能夠第一時間到實體店試身並購買。她的購物狂行為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和與男友的關係,因為債台高築而無法為籌備婚禮而儲蓄。為什麼她明明意識到自己購物狂的傾向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仍然忍不住繼續瘋狂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