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對被遺棄的恐懼

如果你認識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的人,可能會體驗到他們為了避免被重要他人遺棄而作出的發狂行為。譬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非常擔心她的男朋友遺棄她,只要對方沒有接她的電話或不回覆她的訊息就會不知所措。由於獨居的關係,以及在下班回家後感到非常空虛,她經常不斷地向男朋友或其他人打電話和傳短訊。有時候,她在白天受到上司嚴厲的批判後承受莫大的壓力,就會感到極度悲傷和孤獨,需要持續與某人通電話或使用社交應用程式向朋友傳訊息來應對。有一天,當她無法透過電話和短訊聯絡到她的男朋友時,感到異常焦慮,並反覆思考他正與另一位女生約會。她給男朋友打了超過二十通電話,無間斷向他發送一個又一個的短訊。由於她的男朋友已經超過一個小時沒有任何的回覆,她沮喪得無法專心做飯。除了呆坐在那裡等待男朋友聯絡她之外,她什麼事情也沒有做。在一個多小時後,她的男朋友回電詢問她是否有什麼急事,她卻憤怒地責罵對方為什麼不跟她聯繫,更質問他是否和別人約會。她的男朋友感到很失望,回應說他剛才因為正和他的大老闆開緊急會議,所以沒辦法及時聯繫上她。使他驚訝的是,他們明明已經在一起一年多,為什麼只是一個小時她也無法承載自己的擔憂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對於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而言,在獨處期間調節自己的情緒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並經常依賴重要他人的保證和安慰來調節他們的情緒。他們之所以遇上這種困難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在童年時期缺乏一位照顧者能夠提供情緒支援來協助他們調節情緒,這個人大多是母親或父親。事實上,這些人的父母可能無法調節或管理自己的情緒。結果,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在成年後也未能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由於在情緒調節方面遇上挑戰和困難,他們傾向需要無時無刻獲得重要他人的支持。當他們獨處時,仍然會很努力地與重要他人保持緊密的聯繫。這些人的父母有機會在他們的童年時期缺席,促使他們成年後極度擔心重要他人或許會拋棄他們。在上述的例子中,我的那位求助人在下班後一個小時都無法聯絡男友,就認定對方遺棄她並感到極度焦慮。由於她長期在工作中感到壓力,下班後獨自一人在家亦很容易感到焦慮和情緒低落,因此需要透過不斷打電話和傳訊息來與重要他人來獲得情感上的支援。如果未能與他們保持聯繫,她一個人的時候就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

要幫助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去學習應對獨處時的孤獨感,教導他們如何調節情緒是很重要的。這些情緒調節策略可能包括恆常進行靜觀練習,例如是身體掃描或靜坐冥想練習。在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後,學習從別人的角度來思考對他們來說是很有用。譬如,如果我的求助人在一小時內未能聯繫她的男朋友時,她可以在獨自在家的時候進行瑜伽練習來調節情緒。這樣,她有機會讓自己冷靜下來,並試圖站在男朋友的角度思考。她可能會想起對方曾告訴她,他最近在工作上正為一個重要的專案忙得不可開交。有了這份覺察,她可能會作出另一個假設,就是男朋友除了有機會和另一位女生約會之外,也有機會因為忙著參與會議而未能及時接聽她的電話或者回覆短訊。當她能夠承載自己的情緒,以及跳出習慣的思考框架時,將更有機會保持冷靜等待男朋友的回覆。

當我們對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害怕被遺棄的潛在根本原因加深了解時,或許能夠以更有效的方式幫助他們。與此同時,我們在與他們相處的期間也可以培養更多的慈悲和同情心。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無助與希望之間的角力

在最近幾個星期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數字急劇上升。很多人可能認識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檢疫測試結果、接受強制檢疫或家居隔離、甚至已被確診感染的人士。即使沒有這些經歷,面對著如此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也許感到強烈的無助感。例如,我們可能會時常擔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點遇到隱形帶菌者。而對於那些正在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他們也難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視。

述情障礙及身心症狀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不時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長期痛症。透過全面的臨床面談,我發現很多這類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礙。述情障礙是指難以識別和描述個人的情緒,及從自己的身體感覺分辨各種情緒。促成這種性格結構的發展有多種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童年早期的發展環境和創傷等等。

兩種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有關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時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發佈不同類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動、成就或任何關於自己的東西,希望獲得「讚好」或正面的評價。對於一些普通的用戶而言,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有關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沒有問題。當一個用戶透過社交媒體來創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與朋友建立正面的聯繫和從他人身上獲得正向的反饋,有助加強一個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實上,大部分的用戶都明白自己並不是比他人優秀,亦能夠感知現實來看待自己。然而。當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過度發佈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在獲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評價後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這樣的情況便令人擔憂。在佛教心理學中,這可能與一個人抓住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比他人優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