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為什麼我們在童年時期所發展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當發現沒有人注意自己或朋友沒有邀請她出席聚會時,便會確信自己沒有人愛和沒有價值,她亦因此而常常感到沮喪。她在生活上傾向執著於一些次要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往往會引發起她各種負面的想法,例如別人都不喜歡她或孤立她等。譬如,當她的同事告訴她他們有自己的午餐聚會時,她便會認為自己被孤立,甚至認為對方是刻意排斥自己。此外,當她的朋友要求她為自己做事時,即使她內心深處不想這樣做,但是她仍然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取悅他們。事實上,她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朋友的尊重、愛護和關心,以至於很難向他人說「不」。另一方面,她低估了自己在生活中那些應該別人珍惜的正向特質和強項。為什麼她對自己不配被愛和沒有價值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們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信念是從童年時期與重要人物(大多是主要照顧者)互動而開始建立,這些信念是透過一些內部和外部反覆思考的模式逐漸發展。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在我們童年時一直批評我們十分醜陋,我們便會擁有「我很醜陋」的信念,並反覆地獲得父母的認可。更重要的事,我們一生中可能在腦海中重覆地出現這些想法。例如,當我們認為自己十分愚蠢並且考試不合格時,便會傾向確認自己的信念,忽略了其他與信念存在矛盾的證據。如果我們重覆利用自己的負面信念來過濾我們的世界,這些信念會因為我們的反覆確認而變得愈來愈強大。簡單而言,如果我們以某種方式思考自己、別人和自己的世界越多,我們便會越相信它。

當一個信念形成時,我們會傾向於尋找證據來證實它,而忽略了反駁的證據。這就是人類常見的認知偏誤的其中一種——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例如,當一名營業員在業務過程中失去了一位客戶時,如果這個人的核心信念是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人,便會把失敗歸咎於自己的能力。但是,這位營業員會摒棄或忽略其他的反證,譬如當另一位客戶滿意地向他或她購買產品,別人也有機會把這次交易視為運氣好或偶然發生的事情,沒有重視其良好的銷售技巧和擁有足夠的產品知識。

除此之外,人類普遍地會更加關注有關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負面信息,這就是消極偏見(negativity bias)。人們都會傾向優先關注負面的資訊,而非正面的資訊。這個現象便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的媒體都很少報導正面新聞,因為人們總是對因為人們往往對負面新聞更感興趣。當我們閱讀一篇關於某位名人的正面報導時,我們有機會很快就忘記了這篇報導的內容。然而,當我們閱讀有關某歌手犯罪或婚外情的報導後,往往都會印象深刻。事實上,背後的原因是與人類的生存機制有關。由於我們需要為面對威脅時作出戰鬥或逃跑的反應作好準備,因此我們不得不關注於負面的訊息。在童年時期,我們會更關注主要照顧者對我們的評價或批判,因為我們需要完全依賴他們。

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他人和世界形成了不同的核心信念,而這些信念就像是我們感知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有色鏡片。儘管我們可能無法完全擺脫這些偏見,但是仍然需要學習覺察和了解這些核心信念如何影響自己的感知和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人類有哪些「基本情緒」?為何這些情緒對我們十分重要?

當我們駕駛時,如果對面行車線的司機突然切入並險些撞車,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恐懼。在那短短的幾秒,我們驚恐的情緒令我們作出自動反應,立刻扭動軚盤躲避以免意外發生。這種自動反應是與杏仁核活化有關,甚至在我們有意識地評估眼前的狀況之前已對於威脅作出了反應。這是一個具有原始進化的的重要生存機制。恐懼是一種主要的適應性情緒,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靜觀對話中的開放性和同理心

作為一間商店的常客,我在購物經驗中經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售貨員。在這個星期,我到了這間店舖打算購買那件想買一段時間的商品。可是,當我一進店時,其中一位售貨員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銷一件我沒有打算購買的東西。她不斷地告訴我那件商品的好處,以及店舖現時舉行的促銷活動。她一直不停地說話,我過了一段時間才終於有機會告訴她我打算買什麼。然而,她仍然鍥而不捨地向我推銷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並沒有向我推薦我想購買的那件商品。最後,由於我與售貨員之間缺乏聯繫,在沒有足夠的資訊和信心下,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購買。這就是在與他人對話時缺乏靜觀覺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