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是否按照自己的目標或價值觀來生活?

今天在上班途中我遇上了一位非常特別的的士司機,這位司機之前已經載過我和我的丈夫數次,我們都對他積極和充滿活力的氣息感到驚訝。他告訴我們他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但事實上他看起來就像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擁有強健的體魄。他所租的那輛的士非常整潔,據他所說,他每天凌晨四時就起床,並在上班前徹底地清洗的士。下午下班後,他每天都會跳舞和做瑜珈。每次乘搭他的車時,我都認為有一位具備積極生活態度的天使被派來給我祝福。他那富有感染力的笑聲,總是能夠消除與他聊天的人的負面情緒。如果我是一位研究員,我會想研究為什麼具有這種氣息和性格的人能夠在一份不起眼的職業中保持如此積極的能量?在另一方面,為什麼有時候我在乘車時能夠感受到某些的士司機的低落情緒和缺乏動力,並散發著消極氣息?

要回答這條問題,我記起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渴望透過考進著名大學並攻讀碩士學位來成為一位從事精神健康工作的專業人士。然而,在過去五年,無論他如何努力都無法考上心儀的學科。此外,他亦拒絕了一些他認為不太有聲望的課程,並且未能實現他立志成為精神健康專家的目標。這五年來,他一直苦苦追尋實現這個目標的方法,卻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不太專注於自己當前的工作,而且在空閒時也沒有培養任何興趣。嚴格來說,他根本沒有什麼閒暇的時間,因為他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就只會沉迷於學習,渴望藉此增加考進碩士課程的機會。由於已被相關的課程拒絕過幾次,他變得越來越沮喪和抑鬱。

根據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所指,我們為自己定下的目標需要以自身的價值觀作指導。如果我們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設立目標,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在為這個目標奮鬥時變得更有意義。而當我們邁向和實現目標的旅程變得更加有意義,亦能在生活中培養靜觀和活在當下。儘管我們到最後可能無法完美地實現自己的目標,仍然能夠珍惜和享受這趟旅程。對我們來說,與自己的價值觀聯繫起來是很重要的。因為透過努力實現那些與價值觀相符的目標,我們能夠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樣,在還未實現目標的時候,我們在當前一刻也擁有令人滿意的生活。

對上述我那位求助人來說,如果他渴望成為精神健康專家的目標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的價值觀作指導,那麼他就可以在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開始幫助別人。除此之外,他或許意識到自己需要以身作則,培養平衡的生活、嗜好和與他人的聯繫是很重要的。那麼,即使他考不進自己嚮往的碩士課程,也不會變得抑鬱和沮喪。在這段旅程中,他已經為有需要的人帶來幸福和平靜。

我從文章開端提及的那位特別的的士司機的身上學到了很多,他積極健康地生活的價值觀引導他每天享受一份平凡的工作。如果沒有這樣的價值觀,他又怎可能每天凌晨四時去清潔那架他所租用的士呢?那富有感染力的笑聲就如魔法一樣,真的令我開心一整天!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療的療程需要持續多長的時間?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擁有自戀型人格性格特質及衝動控制問題,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經常發脾氣的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動尋求心理治療。經過幾節的會面後,他開始對導致自己脾氣爆發的自動化認知謬誤有初步了解。由於他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地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是一條求助者經常問的問題,而且他們也期待他們的問題可以快速地解決。

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

也許很多人在一生中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我的求助人當中,不論是青少年、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知道答案。我的職業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別人對我外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抑或我腦海裏的思想就是我?

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購物狂,即使已經負債纍纍,仍然無法控制自己購物的衝動。她幾乎每天午飯時間都會去購物,並經常沉迷瀏覽網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裝、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場,都會有所收穫,絕對不會空手而回。事實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顏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會每天查看那些網上商店的最新庫存,確保自己能夠第一時間到實體店試身並購買。她的購物狂行為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和與男友的關係,因為債台高築而無法為籌備婚禮而儲蓄。為什麼她明明意識到自己購物狂的傾向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仍然忍不住繼續瘋狂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