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腦會發生什麼? (二)

我於上星期的網誌中講及當一個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戰鬥或逃跑反應),便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的癥狀,重覆經歷恐懼。在這種情況下,那人未能阻止大腦的神經系統不斷地提醒他有威脅的警報。到底有什麼可能的原因導致大腦的警報系統過度敏感,並不斷發出虛假警報呢?

要解釋這一點,就讓我先介紹三個特定的大腦區,就是杏仁核、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杏仁核是邊緣系統的其中一部分,負責管理我們的情緒反應。當我們受到威脅或感到危險時,杏仁核會作出迅速的反應,啟動了戰鬥或逃跑反應。而海馬體就是記憶的中樞,記錄事件的時間順序,並通知理性的大腦。前額葉皮層就是理性的大腦,幫助我們理解事件後作出最合適的選擇。

當一個人發展創傷後壓力症的癥狀時,在這三個大腦區域中的連繫會受影響甚至中斷。正如我在上一篇網誌提到,當一個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即使他知道當下沒有威脅或危機,但仍然會持續釋放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背後的原因是杏仁核不斷地發出虛假警報。

如果在這個時候,海馬體能夠介入並通知和前額葉皮層創傷事件已經完結了,那麼理性的大腦可以抑制杏仁核的反應並使身體恢復平衡。而到底什麼原因導致海馬體衰竭?當一個人的壓力水平很高時,所釋放的壓力激素會使海馬體失去功能。結果,事件的時間順序未得到被準確地記錄,因此理性的大腦永遠不會收到創傷已經結束的訊息。正因杏仁核不受前額葉皮層的抑制,導致激素持續釋放,通知作出戰鬥或逃跑反應。

事實上,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徵是有關大腦內的機制的瓦解而非患者的個人弱點。基於這樣,我們可以更應同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人類有哪些「基本情緒」?為何這些情緒對我們十分重要?

當我們駕駛時,如果對面行車線的司機突然切入並險些撞車,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恐懼。在那短短的幾秒,我們驚恐的情緒令我們作出自動反應,立刻扭動軚盤躲避以免意外發生。這種自動反應是與杏仁核活化有關,甚至在我們有意識地評估眼前的狀況之前已對於威脅作出了反應。這是一個具有原始進化的的重要生存機制。恐懼是一種主要的適應性情緒,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靜觀對話中的開放性和同理心

作為一間商店的常客,我在購物經驗中經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售貨員。在這個星期,我到了這間店舖打算購買那件想買一段時間的商品。可是,當我一進店時,其中一位售貨員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銷一件我沒有打算購買的東西。她不斷地告訴我那件商品的好處,以及店舖現時舉行的促銷活動。她一直不停地說話,我過了一段時間才終於有機會告訴她我打算買什麼。然而,她仍然鍥而不捨地向我推銷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並沒有向我推薦我想購買的那件商品。最後,由於我與售貨員之間缺乏聯繫,在沒有足夠的資訊和信心下,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購買。這就是在與他人對話時缺乏靜觀覺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