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在 2023 年,讓我們更為專注於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

在2023年的開端,我們很多人會開始制定新年計劃,甚至希望實踐一些長期的抱負。對某些人而言,這可能會喚起他們的情緒。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被困於當前的角色中,未能朝著自己夢想的方向前進。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曾經是位專門幫助個人客戶解決疑難的專業人士,她在兩年前獲邀成為一間非牟利機構的負責人。自此之後,她開始將工作的重心轉移至處理關係、團隊管理和市場行銷上,甚少幫助他人處理個人問題。她承認接受這個職位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於獲得成就的需要。同時,她亦覺得自己只要擔任領袖的角色,就會受到很多人的尊重。然而,她逐漸地對目前的職位感到矛盾和不滿意,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更喜歡幫助個人客戶和培育他們。事實上,她發現自己根本不太享受擔任主管的各個方面,例如處理辦公室政治問題、制定營銷策略和需要常常出席不同的社交活動等。

由於受到集體價值觀所影響,我們選擇擔任一個新的角色是很常見。譬如,不少年輕女性仍然認為自己應該在30歲前結婚生子。從人類文化的集體價值觀來看,成為人妻和成為人母均被視為女性共同的重要里程碑。結果,不少女性可能隨波逐流,未曾反思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事實上,很多人在整個童年時期有機會因沒有達到他人的期望而受到重要他人的批評。這樣,他們可能會在沒有達到社會或身邊的人的期望下發展一種內在批判。此外,有些人可能曾經因沒有從眾而遭受歧視。例如,一名法律系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而非成為律師,當他的舊同學知道他是法律界的「局外人」後,便開始疏遠和孤立他,再也沒有邀請他出席任何舊同學的聚會。

鑑於我們傾向按照集體價值觀來行事,以及害怕被社交孤立,我們如何能夠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生活?首先,我們需要學習在當下保持自我覺察,這一點對於我們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行事是很重要,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注意到自己是否常常按照集體價值觀來作出選擇的傾向。例如,一個演員如果注意到他傾向純粹為了獲得更高的酬勞而接受不合適的工作,將更有可能拒絕一些與其形象發展不相符的電影拍攝邀請。學習把意識帶回當下的體驗亦有助我們擺脫在沒有按照他人的期望來行事時所產生的內在批判聲音。也就是說,上述的演員在拒絕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後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呼吸時,可能會覺察到認定自己不比同輩富有的內在批判。

其次,我們需要學習反思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觀。第一步是嘗試遠離那些傾向於符合社會要求的目標,並朝著符合自身價值觀的目標作出行動。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與自身價值觀重新建立聯繫?一個常見的練習是找一個我們不認識但尊重或欽佩的人,並細心反思他或她的生活故事。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想一想這個人有什麼觸動人心的地方。例如,是與他或她所獲得的獎項有關嗎?抑或是因為這個人對特定的群體作出貢獻?他或她是否貫徹一些我們也很珍惜的價值觀?

透過回答以上的問題,你也許發現這個人實際上擁有一些你在生活中也想獲得的品質。即使你在目前可能沒有按照這個人的價值觀生活,但內心深處可能渴望活出這些價值觀。有時候,考慮到那些對我們有所影響的社會期望,依據自己的價值觀行事並不容易。我們需要一定的勇氣和時間來逐步走向屬於自己的道路。就讓我們在2023年繼續不停地對生活多加反思,並按照我們的價值觀努力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果父親或母親擁有自戀型人格,會對子女有什麼影響?

你會感到自卑和持續性地焦慮嗎?你會不停認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關係中嗎?你是一名完美主義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額完成?你會傾向因為信任的問題而與別人疏遠嗎?如果你對於以上其中一些的問題的回答有「是」的話,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兩位自戀型父母的影響。具有自戀型人格的父母有什麼特質?

覺察與自我有關的成癮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擁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體帳戶,並會不時發怖與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會或重要紀念日有關的帖文。當我們獲得別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評論時,我們會有滿足的感覺。事實上,這些「讚好」和正面的評論會刺激大腦中的獎勵系統並釋放多巴胺,令我們有愉悅感。我們會不斷地檢查手機應用程式彈出紅色圓圈的訊息提示,由於這是獎勵性的經驗,因此我們會更頻繁地發怖帖文,卻忽略了自己實際上是渴望大腦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來尋求興奮的感覺。

13 週年的反思——無止境的蛻變

當我回顧自己成為臨床心理學家二十年的歷程,我發現自己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道路和方式不斷地發展成長。今天是我私人執業的十三週年,回望過去,這趟旅程充滿各種的挑戰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數千位求助人身上學到不少有關人生的種種,他們讓我學會謙卑和靈活性。正正因為他們每個人都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我亦逐漸了解到心理治療的確揉合了科學和藝術的元素。我作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一方面是受專業培訓後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來為他人進行心理治療。另一方面,基於每個人的獨特性,我需要學習心理治療的藝術,就是以靈活和具創造性的方式來進行。事實上,沒有單一類型的心理治療能夠滿足每個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說,在心理治療中,沒有一種方法能夠適合所有人,因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