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制定 2024 年新年決心的兩個重要提示

毫無疑問,不少人在2023年經歷了很多不確定性和痛苦。接近年終,我們通常都會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活得更好和更幸福。然而,很多人預計在來年世界仍然充滿紛擾和困難。鑑於這些預測,部分人在制定新年決心時可能會感到無比焦慮和恐懼。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經濟和政治形勢不確定,以及全球暖化等問題,未來變得更難預測和充滿更多的未知。那些傾向容易感到焦慮的人對於失去控制感會感到不安,因此在面對所有這些可以預計的挑戰時,他們有機會經歷莫大的壓力和痛苦。面臨2024年有可能出現的混亂和困難,我們該如何應對?

避免經歷痛楚和苦難並渴望獲得快樂和幸福是人類的本性。有見及此,我們會盡力避免那些充滿不確定性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以免遭受痛苦。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對於發送求職信感到非常抗拒,因為她擔心參加工作面試和所獲得的結果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她知道自己需要找工作,但她對於在求職過程中經歷失敗感到非常憂慮。為了不用經歷強烈的負面情緒(如面試時的焦慮和挫敗時的悲傷),她選擇限制自己不作出任何嘗試。在另一個例子中,我另一位求助人因為無法忍受職場上的辦公室政治問題而辭職。在他晉升至中階管理層後,他在工作中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由於他不想處理這些複雜的辦公室政治問題,他認為自己需要放棄在這個工作領域中建立的所有東西和豐富工作經驗。從以上的兩個例子可見,我的兩位求助人都試圖極力逃避生活中的痛苦。但問題是,我們真的能擺脫生活中的苦難嗎?答案是不行。無論我們多麼努力,我們都無可避免地在生活中面對苦難。就如我上述提及的兩位求助人一樣,他們在擺脫最初的痛苦後仍然面臨痛苦。那位女士因為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覺得自己非常失敗並感到抑鬱。當她長時間待在家中百無聊賴,就更覺得自己沒用。那位辭掉工作的男士因為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職業路向而感到焦慮,極度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

當環境持續不斷地變化,如果我們想在這個世界生存,就不可能一直堅持沿用舊有的應對模式。我們以往的生存機制可能經過多年後已經不合時宜,我們需要創立一種新的應對模式來面對世界的紛亂和不確定性。例如,一位求助人在過去常常通過暴飲暴食垃圾食物來控制與家庭問題相關的抑鬱情緒。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無法維持這種生存應對機制,因為她的健康狀況不斷惡化。對我們而言,在應對生活挑戰時對我們的自動導航保持警覺性是很重要的。鑑於這個世界充滿著很多不確定性,具靈活性的應對機制是一種新的生存需求。

概括地說,我們需要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苦難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可避免的。我們需要擁抱自己的痛苦並活在當下。矛盾的是,當我們有了這種能力,才更有機會享受當下的時刻。我們亦會感到更為冷靜和安定心神。面對2024年的紛亂和不確定性,這種能力亦帶給我們勇氣去面對挑戰。此外,基於來年充滿很多不可預測的因素,我們需要培養更靈活的應對機制來面對生活中的不同挑戰。有了這兩種覺悟,我們在迎接2024年就可能少一點焦慮和擔憂,並有更多勇氣去制定新年決心。祝大家新年快樂!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我不能阻止自己不停滑手機?社交媒體成癮與神經系統的關係

最近發行的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探討了社交媒體危害使用者的現象,包括對使用者的利用、社交媒體成癮問題、以及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和在政治上的使用。你是否有朋友無法控制自己每天過度使用社交媒體?你是否經常無法控制地開啟社交媒體?你是否遇到一些朋友每天都會在社交媒體上多次發佈有關自己個人生活的照片或貼文?

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很多從事航空業工作的人士,包括飛機師、空中服務員都因疫情而失業。當中有不少人能夠跳出原來的框框,透過積極的態度和創造力開展新的事業。其中一個例子是一名香港的飛機師在失業後考獲巴士駕駛執照,並成功轉行成為巴士司機。他的靈活性啟發了我們無需在固定自我形象的框架內束縛自己。好消息是當任職了幾個月巴士司機後,他又重新獲得飛行員的工作。人類很容易運用左腦來進行標記和分類,以便我們可以更具體地了解自己。但問題是,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對童年缺乏父母的愛與培育的哀悼

在新上映的漫威電影《尚氣》中,其中一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尚氣與父親文武之間的關係。由於尚氣在年幼時喪母,因此父親對他的教養非常嚴厲和苛刻。尚志的童年毫不典型,而且對父親的感情也十分複雜。事實上,在電影接近尾聲的時候,尚志甚至為了拯救母親的家鄉,可能需要殺死自己的父親。對於那些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父母足夠培育的人來說,他們在成年後的生活遇到各種的困難是很常見的。例如,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缺乏一個榜樣而難以與別人保持豐盛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無法與他人交往。實際上,孩子在童年的時期需要透過父母提供不同種類的培育方式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