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偏見與歧視的一種解藥

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偏見和歧視,很多人都因自己的種族、性別、政治取向、社會階級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遭受某種偏見或歧視。在心理學的角度,偏見或歧視有可能是由於一個人投射了自己無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質到他人身上。那些對別人有偏見或是歧視別人的人,會由於投射了自己的負面特質而對被歧視者作出相應的行為;而遭受偏見或歧視的人有機會因為接受了這種投射,作出具有那些負面特質的行為。例如,一個傳統的中國岳父會把他的媳婦視為家中的下等人,而媳婦因為接受了這種投射,認為自己相比其他家庭成員次等,變得非常服從和事事遷就家人。

為什麼有些人會更加容易歧視他人或對他人產生偏見?其中一個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與他的童年時期的創傷有關,導致自我意識水平較低。要建立穩定和紮根的自我意識,就需要在童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建立牢固的依附關係。處於安全依附關係中的孩子能夠從主要照顧者的反應和反饋中看到自己。同時,孩子在與主要照顧者所建立的關係中學懂了在關係中理解他人的思想。遭受過童年時期創傷的人可能無法與主要照顧者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無法擁有充分的自我意識,亦未能與他人保持健康良好的關係。這樣,他或她也有機會難以理解別人的思想或接受他人的觀點。

如果沒有健康的自我意識,一個人可能無法從正面和負面兩個方面來看待自己。他或她有機會不能接受自己的負面特質,並把這些特質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例如,性別偏見或歧視很有可能是一個人無法忍受自己的負面特質投射到另一個性別的人身上。事實上,如果在童年時期未能與主要照顧者發展緊密的依附關係,他成年後就可能無法理解他人的思維有機會與自己的思維不同。結果,這個人有可能會視自己推測對方的意圖和想法為事實,不能意識到對方的觀點、意圖或是想法是可能與自己所想的有所分別的。

要幫助一個傾向把自己無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質投射於他人身上的人,其中一個方法是讓這個人體驗牢固的依附關係。在這些關係中,他或她的觀點會被理解,並且了解自己正面和負面的特質,逐漸全面地看待自己,便能夠發展出更健康的自我意識時和覺察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他或她漸漸地可以認識、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觀點、意圖和想法會與自己不同。結果,他或她便不會再無法忍受或接受自己的某些特質,而且還可以視這些特質屬於自己,不會再投射到他人身上,防止偏見和歧視。

當我們的情感被觸發時,有機會感到憤怒並以投射來歧視他人或是對別人有偏見。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培養自我意識及學習了解別人的觀點,才能夠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這樣,我們便可以看到自己和別人在整體上都具有正面和負面的特質。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當我們被困在現時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變時,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會上,經常都會聽到自己的朋友訴說工作十分無聊,但卻不願意承受辭職帶來的風險。疫情大流行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增加了人們擔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結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現時的日常工作,仍然會寧願繼續留在現時的崗位,避免作出轉變。任職超級市場的收銀員或是客戶服務中心的接線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們有機會好好享受工作嗎?當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複地執行相近的任務時(例如外科醫生每天都要做手術或是音樂家在常規表演中演奏樂器),如何能夠避免工作倦怠?

從香港電影《濁水漂流》探討自我慈悲和對他人慈悲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濁水漂流》可能打動了不少人的內心。電影內容講述一群在深水埗無家者被排斥,而他們珍而重之的個人物品被政府帶走的故事。最終,這群無家者提出民事訴訟,只獲得二千元港幣的賠償。電影中其中一位無家者是一名越南難民,他與妻子和兒子失去了聯繫。在社工的幫助下,這位越南難民終於與住在挪威的兒子恢復了聯繫。對於能夠透過網上看到兒子和與他交流,他感到異常驚訝和高興。除此之外,他充滿好奇心,渴望了解兒子生活的一切。然而,當他的兒子提出要到香港探望他時,這位越南難民卻要求他不要這樣做,臉上更流露出尷尬和羞愧的表情。可悲的是,作為一名曾經入獄的吸毒者和露宿者,他被自己的內疚和羞恥所淹沒,在服食最後一劑的海洛因後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