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安定心神是很重要

最近,我其中一位求助人因为工作的晋升机会而情绪出现高低起伏,犹如坐过山车一样。起初,她对自己申请升职抱有很高期望,更花费大量时间撰写晋升面试的计划书。她告诉我,她的上司们曾经表明或会提拔她到更高的职位。在宣布升职结果的前一天,她认为自己被晋升的机会非常高,因为没有人通知她任何负面消息。为此,她感到兴高采烈,并期待着公布结果当天能够得到正面的结果。然而,她最终没有被选中晋升,感到极为失望,一怒之下甚至想过辞掉工作。她怪责上司们积极鼓励她尝试申请晋升,亦没有在结果公布前告诉她晋升不成功。她觉得自己没有受到他人尊重,感觉被排斥在外。我的这位求助人真的知道上司在晋升机会背后的安排吗?面对这种失败,她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面对失望或挫折时,需要从自我中心的角度走出来,并以一个更广阔的整体角度来看待事物。为了培养开放性和建立更广阔的视野,我们需要学习在内在自我培养紮根,好让自己更能安定心神。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建构内在的平静和稳定。这样,我们就能专注于此时此刻,并敞开心扉来感知现实。例如,上述我的求助人可以在感到非常愤怒和失望时,透过增强对身体稳固性及其与物质世界接触的觉察力来培养紮根。首先,当她坐着或站着时,或许可以把注意力带到身体上,如身体接触沙发或脚踏地面的感觉。当她能够安定心神时,将不太可能陷入愤怒等情绪高涨的情况。这可以防止她作出冲动的行为,包括在没有深思熟虑或周详的计划下贸贸然辞掉工作。她亦可以更冷静地从直接冲动反应中后退一步,加以反思这种情况。

当我们试图让自己安定心神时,我们亦可以逐渐增加对身体觉察。增强对身体的自我意识有助我们更有能力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这样,我们就能更加了解自己,并培养对内在自我的觉察。这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自己现况的理解,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行动来保护自己。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对某种情况作出反应的冲动时,将更容易识别什么会刺激我们固有的反应模式。譬如,我那位求助人在等候结果期间和公布结果后安定心神,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有辞职的冲动,这或许是她面对失望时反复退出或放弃的模式。

除了选择采取适当的行动外,面对挑战或困难时让自己安定心神也有助我们更有技巧地处理人际关系的互动。如果我的求助人能够在等候结果的期间和公布结稳定心神,当她的同事与她谈论晋升结果时,她仍然可以保持冷静和镇定,避免因为愤怒或失望而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

安定心神有很多不同方法,譬如是增强对身体接触物质世界的意识或觉察自己的呼吸。当能够紮根和安定心神,我们就可以敞开心扉来感知外在世界和别人的观点与角度。在评估我们所面临的情况时,我们可以减少自我中心并培养更客观的角度。事实上,我的求助人在平静下来后向我反映当前公司的管理层实际上正经历混乱的变化,她未能成功升职的背后或许潜藏着很多问题。这次的失败不一定是因为她的不足或无能。当有了种觉察和反思,我的求助人选择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并在下一轮获得晋升。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二)

我于上星期的网志中讲及当一个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便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重复经历恐惧。在这种情况下,那人未能阻止大脑的神经系统不断地提醒他有威胁的警报。到底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导致大脑的警报系统过度敏感,并不断发出虚假警报呢?

偏见与歧视的一种解药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偏见和歧视,很多人都因自己的种族、性别、政治取向、社会阶级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遭受某种偏见或歧视。在心理学的角度,偏见或歧视有可能是由于一个人投射了自己无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质到他人身上。那些对别人有偏见或是歧视别人的人,会由于投射了自己的负面特质而对被歧视者作出相应的行为;而遭受偏见或歧视的人有机会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作出具有那些负面特质的行为。例如,一个传统的中国岳父会把他的媳妇视为家中的下等人,而媳妇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认为自己相比其他家庭成员次等,变得非常服从和事事迁就家人。

从香港电影《浊水漂流》探讨自我慈悲和对他人慈悲

近期上映的香港电影《浊水漂流》可能打动了不少人的内心。电影内容讲述一群在深水埗无家者被排斥,而他们珍而重之的个人物品被政府带走的故事。最终,这群无家者提出民事诉讼,只获得二千元港币的赔偿。电影中其中一位无家者是一名越南难民,他与妻子和儿子失去了联系。在社工的帮助下,这位越南难民终于与住在挪威的儿子恢复了联系。对于能够透过网上看到儿子和与他交流,他感到异常惊讶和高兴。除此之外,他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儿子生活的一切。然而,当他的儿子提出要到香港探望他时,这位越南难民却要求他不要这样做,脸上更流露出尴尬和羞愧的表情。可悲的是,作为一名曾经入狱的吸毒者和露宿者,他被自己的内疚和羞耻所淹没,在服食最后一剂的海洛因后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