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一)

在上一篇的网志中,我曾提及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士会经常重复经历恐惧反应,就如再次经历创伤一样。在创伤期间和创伤之后,他们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脑神经学家Stephen Porges 指出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有三个子系统。当一个人在周日下午悠閒地在街上散步时,腹侧抑制型神经系统 (Ventral Vagal Complex)会启动了社交参与系统,让他能够朋友幽默地聊天,他在当下所有的经历是同步的。

然而,当一辆汽车从马路上驶近行人路时,那个人会突然意识到危险,启动了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以启动了战斗或逃跑反应。如果他能够奔跑逃离到安全的地方,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会回复平衡,刺激随之下降,他便能恢复正常状态。

但如果他被车子撞倒, 他便被迫停留在冻结状态,而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可能不能释放出来,最原始的子系统——背侧抑制型神经系统(Dorsal Vagal System)就会被启动。他会变得无法移动,脑内安多分会释出用作镇痛。因为他不能移动所以未能作出战斗或逃跑反应,在创伤事件之后,他就如被困在失调的状态中,交感神经系统会不断地再被启动,他会更频繁冒汗、心跳加速和感到口干。他想逃跑的生理冲动并没有减退或消除。

当一个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便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也就是说,那股帮助我们战斗或逃跑的力量被压抑,困在我们的体内。这正正就是为何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患者即使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也经常性地释放压力激素,就如再次经历创伤一样。

为什么有些人被汽车撞倒并没有发展成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但有些人却患上了? 我将在下星期的网志中解释更多。 敬请关注!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为什么静观近年如此受欢迎?练习静观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静观练习近年在很多国家兴起,不论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众都可能会参加一些静观课程,例如静观减压课程(MBSR)或是静观认知治疗(MBCT)。世界各地的学校也逐渐引入静观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业机构亦在企业培训的计划中加入静观的元素,透过静观改善员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们的工作表现。到底静观是什么?为什么静观变得愈来愈受欢迎?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