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当你感到停滞不前时,学习倾听你内在小孩的声音

每逢接近年末的时候,人们会常常反思自己的生活并为来年制定计划。假如能够把过去一年总结形容为成果丰硕,相信定必令人觉得满足。对于那些能够完成计划的人来说,今年的表现实际上会为进一步制定来年计划打下一枝「强心针」。然而,由于存在很多无法预测的因素,很多人可能无法实现自己在一年前所定下的目标。有些人可能还会因此感到被困并非常迷失,甚至认为自己与他人脱节。对这些人而言,制定任何新年计划并不容易,他们可能会因此而感到无能为力、不配被爱或异常孤独。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今年年底经历工作倦怠,事实上他在过去一年非常努力工作,亦按照自己的计划完成不少任务。但是,鑑于公司重组,他在工作上充满很多不确定性,来年有机会需要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庞大工作量。在缺乏资源下,他在下年需要管理的员工人数可能会增加一倍。这样的情况下,他或许需要面临巨大的压力来完成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令人沮丧的是,他在过去一年为公司取得的成绩并没有得到任何认可,还因为一些看似受外在经济环境因素所影响的销售目标而受到抨击。结果,他因感到被困而不知道自己在今年年底该做些什么,更不用说制定新年计划。他很清楚知道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因为这样才能在经济上支援儿子获得优质的教育。但与此同时,他的直觉告诉他,如果继续这份工作,接下来的一年将会是悲惨的。

与这位求助人的挣扎相若,很多人都有机会觉察自己的逻辑思维与直觉情绪之间存在的内在冲突。如果这种内在矛盾没有得以解决,这些人可能会继续不按照自己的感受作出行动。最终,他们难以与内心真正的感受建立联系。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自然内在和以感觉驱使的自我视为内在小孩的部份,而成人部分就是自己采取行动和进行逻辑思维的部分。假如我们的理性思考与内在情绪建立了连结,我们就不会体验任何内心冲突,并会感到平静和快乐。相反,如果我们的成人部分和内在小孩部分之间存在冲突,便很容易感到被困和迷失。有时候,有些人更有可能会透过酗酒或购物狂等成瘾行为来逃避这种脱节的痛苦。

为了能够重新连接自己成人和内在小孩的部分,我们需要觉察内心的冲突。通过自我反思、冥想或其他方式,我们可能更有机会意识到自己某些行为可能与直觉情绪和自然自我存在冲突相关。例如,我的求助人可能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觉得工作毫无意义,是因为那些不合理的工作要求让他难以满足自然自我的渴望,未能花更多时间于培养家庭关系上。事实上,他希望自己能够花多点时间陪伴儿子和见证他成长,以及在他的人生旅途中给予更多的指导。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成人和内在小孩部分之间存在冲突后,需要承认自己可以选择忽视直觉感觉部分,抑或敞开心扉依据内在小孩的感受来行事。当然,做到这一点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实际上,要重新建立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我们需要学习在面对内在冲突时稳定自己的情绪。

在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后,我们需要在理性思考和满足内在小孩的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有时候,单单为了满足内在小孩而作出选择是不可行的。例如,上述的求助人如果突然辞去目前的工作,他将无法支撑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成人和内在小孩部分可能需要作出妥协,借此寻求更可行的选择来处理内在冲突。譬如,我的求助人可能需要先继续从事当前的工作,并以寻找新的工作为新一年的目标。透过作出这个选择,我的求助人亦能坦然地满足自己内在小孩的需求。这种做法可以令他更懂得自爱,也更有能力去爱护他重视的人。

趁着今年即将终结,就让我们更加清醒地反思自己是否被困于当前的环境,是否正与内在小孩失去连结。尝试与内在小孩部分重新建立联系是非常重要,值得我们付出努力。透过这样做,我们才能更真实地做自己和更加爱护他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二)

我于上星期的网志中讲及当一个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便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重复经历恐惧。在这种情况下,那人未能阻止大脑的神经系统不断地提醒他有威胁的警报。到底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导致大脑的警报系统过度敏感,并不断发出虚假警报呢?

偏见与歧视的一种解药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偏见和歧视,很多人都因自己的种族、性别、政治取向、社会阶级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遭受某种偏见或歧视。在心理学的角度,偏见或歧视有可能是由于一个人投射了自己无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质到他人身上。那些对别人有偏见或是歧视别人的人,会由于投射了自己的负面特质而对被歧视者作出相应的行为;而遭受偏见或歧视的人有机会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作出具有那些负面特质的行为。例如,一个传统的中国岳父会把他的媳妇视为家中的下等人,而媳妇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认为自己相比其他家庭成员次等,变得非常服从和事事迁就家人。

从香港电影《浊水漂流》探讨自我慈悲和对他人慈悲

近期上映的香港电影《浊水漂流》可能打动了不少人的内心。电影内容讲述一群在深水埗无家者被排斥,而他们珍而重之的个人物品被政府带走的故事。最终,这群无家者提出民事诉讼,只获得二千元港币的赔偿。电影中其中一位无家者是一名越南难民,他与妻子和儿子失去了联系。在社工的帮助下,这位越南难民终于与住在挪威的儿子恢复了联系。对于能够透过网上看到儿子和与他交流,他感到异常惊讶和高兴。除此之外,他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儿子生活的一切。然而,当他的儿子提出要到香港探望他时,这位越南难民却要求他不要这样做,脸上更流露出尴尬和羞愧的表情。可悲的是,作为一名曾经入狱的吸毒者和露宿者,他被自己的内疚和羞耻所淹没,在服食最后一剂的海洛因后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