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如何在第五波疫情下管理自己职场上的精神健康?

面对第五波疫情的种种不确定性和无法预计的安排,要在工作中调节并不容易。很多我的求助人都面对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和抑郁,这与他们难以适应疫情的急速转变和所带来的挑战有关。对于一些曾经经历心理健康问题的求助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因疫情而导致症状恶化。由于在这段期间面临工作压力的增加,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面临精神状态转差的危机并不罕见。我们如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和管理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

对于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或抑郁)的人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眼前有什么原因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例如,当一位曾经患上焦虑症的求助人饱受失眠的困扰和无法在工作时集中注意力,便需要反思是什么原因诱发这些症状。这可能是与疫情下越来越多的同事受到感染导致人手短缺相关,令他的工作量大增而承受更多工作压力。工作压力和庞大的工作量也加剧了这位求助人对照顾孩子的焦虑,他担心自己在下班后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小孩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务。事实上,因工作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可以是多样性的,当中可能包括一些小问题,如连续几天经历寒冷和恶劣的天气和面对持续的压力源,如在没有具体原因下被部门主管不停地批评。

对那些曾经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来说,反思那些以往影响自己心理健康的诱因也是一个实际的策略。当他们能够反思过去的触发因素,便能够在面对高风险情况下更容易采取预防措施。譬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反映自己的焦虑和抑郁复发与突如其来的工作量增加和压力有关。在第五波的疫情中,他可以预视到当工作场所中同事的受感染个案上升时,他的工作量便会增加。因此,他特别注意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取得平衡,并尝试与主管在工作分配上订立明确的界限。结果,这些预防措施有助他在面对疫情爆发时避免因工作压力的增加而再次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况。

面对那些因疫情爆发而难以避免的工作量增加和工作压力时,我们可以透过养成习惯和建立规律来培养工作中的应变能力,以及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例如,恒常进行运动锻鍊和练习静观的常规可能是其中一个让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的好方法。运动锻鍊与我们大脑中释放安多酚(endorphins)相关,有助我们平静下来,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而静观也可以平静下来,譬如我们可以在全然接受和没有批判的情况下把意识带回呼吸,减少反复思考消极的想法。

此外,其他照顾自我的策略对于提升我们在面对工作压力时的韧性也非常重要。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尽量减少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话的使用时间、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睡眠卫生和多接触大自然。事实上,进行艺术创作也是减轻压力和保持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有效方法。它亦有机会成为我们表达和释放与压力相关的负面情绪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社交联系,有助我们培养韧性,拥有一个健康的社交支援网路对我们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有时候,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压力,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也许无可避免地复发。在这段充满挑战的时期,即使经历复发也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为有很多因素都有机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复发的可能性。如果您或您的同事正面临焦虑或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复发,建议尽快寻求有效和适当的专业协助以增强职场上的韧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疗的疗程需要持续多长的时间?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拥有自恋型人格性格特质及冲动控制问题,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经常发脾气的问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动寻求心理治疗。经过几节的会面后,他开始对导致自己脾气爆发的自动化认知谬误有初步了解。由于他是一个比较急躁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会不断地问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问题。事实上,这是一条求助者经常问的问题,而且他们也期待他们的问题可以快速地解决。

以中庸之道来寻找「我是谁」

也许很多人在一生中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在我的求助人当中,不论是青少年、刚刚成年的年轻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但他们却不知道答案。我的职业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别人对我外表的评价来定义自己?抑或我脑海里的思想就是我?

照顾我们的内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购物狂,即使已经负债累累,仍然无法控制自己购物的冲动。她几乎每天午饭时间都会去购物,并经常沉迷浏览网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装、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场,都会有所收获,绝对不会空手而回。事实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颜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会每天查看那些网上商店的最新库存,确保自己能够第一时间到实体店试身并购买。她的购物狂行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与男友的关系,因为债台高筑而无法为筹备婚礼而储蓄。为什么她明明意识到自己购物狂的倾向已经严重影响生活,仍然忍不住继续疯狂购物呢?